檳城行幫史略

檳城行幫史略
鄭永美

回返
「國際著名的東方史兼社會主義理論家的日本今堀誠二教授Dr.Seiji Imahore
以西方中世紀的基爾特Guild(Gild)觀點來研究馬星所有的華團組織,包括廟
宇。關於檳城方面,他說:「檳城的華人,可以總括為福建人和廣東人(包括
客家)。其總括主體是商業基爾特。雖說是福建人,也不過是以廈門為港口的
閩南人,而不包括福州等的閩北人;所謂廣東人,也不過是僅指廣東東部地區
的人,海南島等西部地區的人,海南島西部地區的人,也不包括在內」。(見
劉果因譯《馬來亞華人社會》面39)。又說:「現在(1966),檳城除了祕密
結社等以外,已登記的華僑團體,約有三百之多;有獨立(設立)會館或公所
的亦不下有二百。其中有姑蘇廣存堂(餐館基爾特)等的同業團體;肇慶府會
館等的同鄉團體;龍山堂等的同族或宗親團體;華人機器工(公)會等的勞動
團體;閱書報社等的政治團體(國民黨);警頑聯友社等的社會福利團體。那
些團體,或多或少,都與基爾特的組織有互相關連」(見上書面95)。最離譜
的是對廣福宮的結論:「廣福宮……有檳城名商巨賈,僑旅諸人,均極歡迎的
紀錄。名商巨賈,是商業資本家;僑旅諸人,是新來的華工;所以這紀錄是主
張廣福宮已得到勞資雙方支持。廣福宮有受「兩省人士」、「閩粵商人」支持
的紀錄,亦見之與道光(1821-1850)和同治(1862-1874)時代。再從咸豐
(1851-1861)到光緒(1875-1908)(顯然作者倒置年號),也有不少同樣
的紀錄,留在廣福宮中。勞資的對立,兩省人士的對抗,雖然極其嚴重,但商
業基爾特,則欲超越階級性和地域性,而表現華僑的團結。這團結與其說是近
代中國人的意識(國家主義),不如說是近於傳統的中華思想」(同上書面39
至40)。

其實,有能力捐獻的幾乎都是大小商人,甚少勞工參與。即使是勞資共同膜拜
,則只是對神威崇敬,絲毫跟商業基爾特扯不上關係。當時沒有勞資的對立,
只有會黨的對立,在同一會黨中,勞方是黨徒、資方是黨魁;在同一行團中,
勞方是西家、資方是東家。勞方另立門戶,最早在1907年出現的檳城興和打金
職工會。其次,任何會黨也不是硬性屬於那幾個籍貫所擁有,通常都有例外,
尤其是惠州人,在義興、海山都有黨員。那時人們的鄉土觀念極重,操同鄉音
的才有來往,那裡有甚麼中華思想?這要到1900年康有為、1905年孫中山來了
之後才傳播開。總之,筆者認為:拿著理論框框來找材料詮釋,一來是曲解事
實的的真相,二來是捨棄不符合其理論的資料,往往這些是最寶貴的東西。此
屬於主觀的演繹法Subjective Deduction,我們應採取客觀的歸納法Objective
Induction來研究問題。

澳洲顏清湟教授Prof.Yen,Ching Hwang亦有同感:「雖然這些寺廟具有福利
和管理的職能,但看來它們與商業並無關係,甚至也不作為一個商業壟斷機構
,去參與制訂市場價格的問題。日本的今堀誠二教授認為這三個寺廟(馬六甲
青雲亭、檳榔嶼廣福宮、新加坡天福宮)是商業基爾特的說法是難以站得住腳
的。他只是看到這些寺廟的理事會領導權都掌握在富商手中,便由此而得出結
論說,這些寺廟是商業基爾特。他顯然混淆了商人領導層與商業壟斷的概念。
由於海外華人社會缺乏士紳階級,使商人得以壟斷華人社會的領導。因此,商
人對這些寺廟的控制,可視之為商人社會領導權的一個組成部分,而不應看作
是他們的商業壟斷的一個方面(見粟明鮮等譯《新馬華人社會史》”A Social
History of the Chinese in Singapore and Malaya
1800-1911.Oxf.U.P.1986″面13)。顏博士又說:「我常認為套用理論而不顧
及具體的史料是很危險的。有些歷史工作者認為這是一條捷徑,事實上這是不
科學的。歷史研究是一種科學探索,那就是理論為引導而作為假設,然後再到
具體的史料中求證,并從具體史料的分析和研究而得到結論。歷史研究也是一
條艱苦和漫長的路程,從史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須花費一段很長的時間,同
時再與理論結合,費時更多。但其結論是有著較永恆的價值」(同上書,中文
版序,面 3。顏氏原文)。

「1794年1月25日賴德Francis Light曾寫了一函(有可能是致達孟加拉省總
督),說明他對華籍移民的精湛意見,值得詳細引述如下:「華人是我們居民
中最有價值的部份:男女及兒童人口約占三千,操握木匠、泥水匠masons,金
屬匠各業,兼為商人、店主與墾植者。他們僱用小舟,遣派僱員冒險至週環的
地方做生意」(Vide Victor Purcell,’The Chinese in Malaysia’,
1968.OxfordinAsia,p.40.巴素博士原著。劉前度譯《馬來亞華僑史》,面29)

在檳城大約有100間業緣組織,其中最久的胡靖打金行與次久的魯班行,其排
名次序,因尚有一些疑問,還沒有徹底解決,所以孰先孰後仍未能下定論。

「庇能打金行成立於1832年(清道光壬辰年)」(見陳焯棠〈胡靖古廟──庇
能打金行史略〉,載於《胡靖古廟──庇能打金行145週年紀念特刊》面106)
。陳氏根據鄺國祥〈打金業與胡靖先師史略考究〉,載於《檳華興和打金職工
會五十周年金禧紀念刊》面3;鄺國祥〈胡靖古廟與打金業〉,載於《汎馬金
銀飾業狀態精集錄》;梅玉燦〈打金行行史〉4.12.1952光華日報,後亦收入
集錄,惟他述本行創於道光十三年1833,同時也沒提及胡靖。「考庇能打金行
之設立,約在檳城開闢後46年,現行內尚存片斷記載:清道光十二年1832由劉
齊樂、林進、楊茂秀、李文高等數十人發起組織」(見陳文)。只聞梅玉燦老
師說該行廟存有同治年間(1862-1874)的賬簿,未聽說有道光年的記載,況
且筆者當年亦被邀為編輯,曾請求陳氏出示該簿而未獲;雖特刊有影印該賬冊
,但只見「同治拾年辛未」(1871字樣)。

其次是祖師爺胡靖的身世問題,「本行供奉胡靖祖師,神盦(庵、菴)「敕封
工部尚書(大臣)文華殿內閣大學士(部長)胡靖祖師神位」(見陳文,沿自
鄺文),是明朝官吏。’Hu Ching, Minister of Works and Grand
Secretary of Wenhuatien, enfeoffed by Imperial order’
(translated by Prof.Wolfgang Franke(傅吾康)in ‘Chinese
Epigraphic Materials In Malaysia’馬來西亞華文銘刻萃編Vol.2,
p.573)。「筆者找遍有關各行業祖師爺的書刊,甚少提及金銀首飾業者。偶
爾在一二處提及金器、玉器業者所奉祀的先師為邱處機。”邱處機,元栖霞(
縣,屬山東省)人,字通密,自號長春子,少為道士,潛修龍門山。后太祖召
見於雪山,處機以不嗜殺人及敬天愛民、清心寡欲為言;太祖賜宮名曰長春,
稱為神仙。卒贈長春演道主教真人’(見《辭海》)。”邱處機,字通密,栖
霞人,享齡80歲。生於金朝熙宗皇統八年戊辰(1148年,即宋高宗紹興十八年
),卒於元太祖廿二年丁亥(1227年,即宋理宗寶慶三年)。自號長春子,見
元史卷二百二釋老傳”(見姜亮夫《歷代人物年里碑傳綜表》,面318)。但他
為甚麼是打金始祖呢?因為他”做金絲嵌玉道冠的傳說”見李喬《行業神崇拜》
,面 185)。

其實我早就對上述諸說產生疑問,因為看到丹絨道光海珠嶼大伯公廟最初的碑
文,為首的捐獻善男即為胡靖。以後鄺國祥於1958年所撰〈海珠嶼大伯公廟重
修碑記〉�堣]有這一句:”……嘉慶四年己未,公元1799年,胡靖公以張(理
)公羽化之岩起為廟。……”該廟為五屬客家人所創立,則胡靖必為客家,胡
氏為永定巨族。當初我猜測他是當店老闆,因為檳城典當業Pawnshops歷史甚
悠久(始自1823),為政府所控制的四大餉碼Farmer ship(Revenue Farms)
,亦叫榷業、包稅、承包商:煙(鴉片)Opium farm(煙草Tobacco farm)(
印度大麻Bhany farm),酒Arrack farm(椰花酒)Spirit farm(醇酒)
Toddyfarm(甜酒)、賭Gamblingfarm、當Pawnshopsfarm)之一。

初期的當店甚麼都可以當,包括舊衣、金銀珠寶首飾手錶、腳踏車等等,甚至
不動產。六個月期限後,如果物主沒有來贖回,就所謂”斷當”,當店就可以
把”下架貨”拿到拍賣所(禮郎館Lelang,語根是葡萄牙語,英文是Auction握
伸)去拍賣,早期的珠寶首飾業者多為客人,而粵人則執金銀業牛耳;早期福
建人把首飾店稱為”故衣店”。

胡靖的身份籍貫疑問,在我心中納悶了二、三十年,一直到前年胡氏宗祠座辦
胡成祥君出示胡以按主編《中川史志》(中川鄉屬永定縣),其中有胡巨川撰
中川胡氏源流,其第二段:胡鐵緣後裔傳四方,第五節-移居南洋,有一句”
十三世胡武撰在檳榔嶼,是棣蕃次子。檳城銀匠行祀為”胡靖祖師”。生六子
俱住仰光”(見面7),這時才解開了我的心頭大石。原來胡靖就是胡武撰,”
他是福建省汀州府永定縣下洋鎮中川鄉人,操客語;另一支移居泉州府同安縣
鼎美鎮,卻操閩語。胡武撰是大伯公街大伯公福德祠立廟總理(唯一),嘉慶
歲在庚午1810吉申(七)月合送”同寅協恭”匾。道光十七年1837廣東暨汀州
第一公塚建造冢亭時,他捐銀陸元(見鄭永美《檳州華團的歷史變遷》面43至
44)。他卒於咸豐元年1851,葬於廣汀第一公塚,墓號52441」(見鄭永美〈
歷史研究者釐清胡靖身份〉,星洲日報2-9-2000)。所以本行如果在1832年
成立,除非沒有供奉祖師爺,如有的話,絕不會供奉還活著的人,要不則另有
他神。況且其畫像,卻是友人曹川所繪。

檳城魯班行在未置會所前,很可能已有活動,諸如把魯班先師的神座供奉在值
年爐主店中,可惜我們沒有當時的文物來佐證。筆者有幸在廿餘年前已手抄其
舊地契,因當時尚未有覆印服務,嗣這些舊地契都交到土地局存檔。舊會所是
廣東街(唐人街)52號,Penang Street因為其中一張地契底下有中文批示:
五十二悅珍劉美(Lowe Ammee)買亞周A Chow鋪101號Grant No.101。
1855年4月14日,Boey See Koon梅士坤(新寧)以西班牙幣八百元向Lok
Ahow Neo陸阿好娘(譯音)買來充作會所。至於新會所的現址孖水喉(愛情
巷)Love Lane則是在1884年9月20日向印籍回教徒婦女Rahimah Beebee買
入。民國四十一年1952魯班行同人啟立的重修魯班廟記的木版碑上所述都很符
合地契,只是把光緒誤植為道光,鬧了一個大笑話,玆引述於下:「蓋聞善作
者善述、善繼者善承,溯我魯班廟之創建也,實始於清咸豐六年1856。時在草
創,堂奧淺狹。至道光十二年1832(應作光緒十二年1886)曾舉行大修一次,
復就後進建樓一座,規模粗具。其後六十六年民國四十一年1952因見棟宇傾頹
、四壁剝落,乃倡議募捐,大加修繕。匝(周)月(一個月)而事蕆(完),
從此廟貌重新,觀瞻煥然。集長幼行慶宴,罔(無)不咸宜,是皆得力於各行
友之慷慨樂助,以完成之者。斯不可以不記,而勵來茲也,是為序」。

檳城姑蘇廣存堂茶酒樓公會成立於1875年8月1日。「說起新馬姑蘇行名稱,檳
城覺有些例外,茲乘特刊出版之便,略述一二。竊查本行各埠名稱:如新洲慎
敬堂、馬六甲慎興行、吉隆暨芙蓉慎忠行、怡保慎全行、太平慎遠行,皆以慎
字冠其上。惟北馬方面,則以「廣」字為首,為何獨堅一幟,而稱為:「廣存
堂」呢?據前輩言,在往昔華僑社會,幫派至為分明,採用「廣」字,也有淵
源的,以前習俗相沿,凡有供奉香火場所,就稱為「堂」,原日姑蘇行設關帝
座(原因不明)神主龕(百姓宗祠)。因有雙重香火供奉,故以「堂」名之,
有此原因,檳城方面乃採用「廣存堂」,不外是適應當地的習慣,與「慎」字
名字略異,其實是一脈相承的」(見陳年〈檳城姑蘇廣存堂茶酒樓公會史話〉
,載《新馬姑蘇聯合總會特刊》面276。(星)1958年4月)。檳城姑蘇行是由
廣存堂和茶酒樓公會合併而成。「外省人酒樓,甚至上海人者均無用姑蘇名稱
;而廣州人一聞及「姑蘇行」三字,便可領會到是酒樓行業。……東周吳越春
秋時,吳王夫差克降越國,俘越王勾踐夫婦為奴質,范蠡在監國中思得美人計
,復國雪恥,得西施鄭旦二美獻之吳國,夫差驚為國色,甚嬖之,然何鄭旦以
思鄉病歿,更集寵愛於西施一身矣。吳王為博取美人歡,特筑一姑蘇臺以居之
,一切設備窮奢極侈,為後來阿房迷樓之先河,蓋臺及設備,皆由民脂民膏所
凝成者,西施悅而吳民苦,范大夫之大計亦成功矣。吳王更自以為武功彪炳,
威震諸侯,無復無慮,故對所有享受,莫不力求奢侈精美。其考求食譜方面,
徵集天下各類廚師以供挑選,選擇到烹調最為得法精美之一類廚師專供臺內及
宮庭之用,其他盡遭淘汰。上有好者,下必尤甚,此乃一定之趨勢,不久之後
,舉國官僚盡皆效尤,此類廚師之吃香可想而知。在此暴君苛政塗炭人民之下
,憤恨情緒,亦可想之矣。迨至時機成熟,勾踐大軍一舉,便滅吳國,於是焚
姑蘇臺,出其中財帛以濟人民,並將苛政殃民之一切措施予以改革,以收民心
,吳民痛定思痛,竟遷怒于廚師,以為此廚師調出菜饌盡是吳民脂膏,遂予抵
制排斥,由吳越而至整個中原,均有此種趨勢。雖然此類廚師是屬被動,其遭
遇亦甚冤枉者,為著生活,不得不另尋出路。中原既無力足地,袛得向當時尚
被稱為南蠻之廣州地方發展。廣州既未充分吸收中原之文化進步,人民生活亦
頗簡單,此類廚師到後,為宣傳招徠計,便以姑蘇二字為標榜,表示烹調方法
經過最研究享受之吳王選定為姑蘇臺供應者,於是大受歡迎,從此起廣州食譜
大加革新,逐漸得到稱為「食在廣州」之榮譽。此酒樓業以姑蘇為名之所以由
來也」(見馬六甲馮作鎏〈如是我聞之「姑蘇」名詞釋義〉,載於上書,面6
至7)。

「庇能華人機器公會最初是於1875年在威省峇眼那林建一先師神廟,作為集會
場所。1891年在北賴(新路頭)Prai成立機器行,同年獲准註冊。1919年遷至
檳城牛干冬Chulia Street,1920年成立同樂隊及音樂劇務部。1932年再遷
調和路Transfer Road,組織機工回國參加對日抗戰。1979年自置會所於四十
間9,Lorong Ceylon.本會素以勞資合作為宗旨,促進同業團結,守望相助,
照顧彼此利益。(見〈檳州華 人大會堂團體會員簡介〉,載於〈檳州華人大
會堂慶祝成立一百周年。新廈落成開幕紀念特刊〉面305)。

檳城理髮電髮公會「約在1870年間即告成立,正確年月不詳。最初系由來自中
國之理髮從業者所組成,名為「呂羅行」,后改為「永勝堂」。較后會務停頓
, 1953年復興,始易現名」(見上注面291)。

檳城建築暨材料商公會(金鎮社,閩籍)成立於1877年,魯班先師廟「原名金
鎮社,系取自一位創辦人建築承包商陳金鎮。因策劃承建關仔角長堤成功,英
政府贈地一段以褒揚其功績。二次大戰后擴大活動,廣招發展商及材料商加入
,始 易現名」(見上注,面283)。「購置德順路100 Teik Soon
Street為會所。1959年中重修落成。1973年9月4日重建魯班先師廟落成開幕」

檳城魯藝行創立於公元1889年,其宗旨為崇祀魯班先師及聯絡鄉誼。當時創辦
人為瓊州同鄉廖克文、蔡明德、嚴江海、吳乾秀、卓明光、王正修、林朝儒、
文大芬、陳連進、何國明、張振鑽、周瓊道、莫文明等諸君。本行原設於義褔
街113 Rope Walk,后因該處行所狹隘不敷應用,因此本行職委暨行友們為
著本行的前途設想,即開始召集會議,決定發起籌募購置新行所基金運動。后
經全體理事於行友們的密切合作下,獲得各行友們熱心的鼎力支持,因而籌
一筆為數不少的三萬余元,用來購置現址煙筒路135RopeWalk(陳大炳宅),於
1930年遷入新址。此后再由同鄉周之清、黎國墀、紀繼蕃、黎博文、周灼修等
諸君之籌謀并策劃下,將購置之新行所加以修葺并添購新設備,而使本行奠下
了基業(陳映良<本行行史>,載於<檳城魯藝行慶祝百周年紀念特刊>,面9),
也收行外同鄉。

「廣東廣貨行的歷史,最遲也可追溯至1894年4月17日(光緒廿年甲午三月十
二日星期二),因為該天鄭景貴將其大門樓268與270號店屋,以三千元價格賣
給廣盂蘭勝會,由該會信理員鄭景貴、張振勳、陳儷琴、黃進聰、周興揚、梁
錦、梁樂卿、古允卿、陳明亮、林究章、謝雙玉、伍百旋、陸炳時、胡星垣等
簽署。然而,該店業卻是鄭景貴於一年前1893年4月24日(光緒十九年癸巳三
月初九星期一)以四千二百元向胡文勳明勳昆仲(已故胡泰興哲嗣)買下。…
…目前廣汀會館的館址系民八年己未七月十二日(1919年8月7日星期四)廣東
廣貨行信理員代表朱和樂與吳順清(其他信理員尚有鄧張保、馮卓林、梁日鋆
、陳寶矩)向最高法庭申請將四間店舖的業權送給本會,8月13日生效。現在會
館供奉的列聖神座前有一碑匾寫明:”民國九年庚申八月初二(1920年9月13日
星期一)廣東廣貨行向辦有盂蘭會。該會有建醮列聖宮神位一座,舖業四間,
現款四仟余元,獻出廣東暨汀州公塚保管,以為新建會館之倡,兼奉祀列聖宮
。故中元佳節與慶賀神誕,訂例續辦。惟遞年盂蘭勝會,額費不過一仟元,神
誕祭祀,亦每限五元。永遠照行,不得更改,此系當日聲明條件也。玆因會館
落成,列聖宮安置得所,特誌數言,以留紀念。當年經手合辦人是年正會長朱
和樂,副會長方文嫻,民國廿九年六月吉日(1940年7月)」。(見鄭永美〈
檳榔嶼廣東暨汀州會館史略〉,載於〈 檳榔嶼廣東暨汀州會館貳百周年紀念
特刊〉面174)。

「1903年(清光緒二十九年,歲次癸卯)六月廿七日(農曆閏五月初三拜六)
下午,檳榔嶼的著名華商林克全、王漢宗、柯孟淇等卅余位發起人,集議於平
章公館,討論成立華人商務局Penang Chinese Chamber of Commerce(
此英文名稱迄今倰仍用舊,華文名稱可能是沿用當時各地商會之譯名。不過華
商務局亦稱”檳榔嶼華人商務及種植局Penang Chinese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Agriculture”,公推王漢宗為主席。席間楊碧達首先發言,
闡明組織華人商務局的動機,共有三點:

(一)、以鐳還賬問題–當時市面流通的五元紙幣短缺,這種紙幣系渣達銀行(原
稱印度新金山Australia中國匯理銀行)所發行,於1903年停止印發應市。雖說
發行貨幣的機構還有匯丰銀行和叻嶼甲三州府(即海峽殖民地)國庫,但紙幣缺
市的情況卻很嚴重。同時,石叻坡(新加坡)政府於1902年11月聯合新加坡西商
會成立一個貨幣改革委員會,擬將三州府貨幣由銀本位改為金本位。該委員會
於1903年5月17日提呈報告書,同年6月25日(檳州中華總商會成立前兩天)英國
樞密院Privy Council勒令鑄造新輔幣。於是政府著手將市面流通的銀幣及
墨西哥銀元收回,但對于銅鐳缺不愿接受,造成民間怨聲載道。據林成輝在會
上透露:各米較商向來都接受銅鐳還賬,但後來政府倉米局規定要收銀元,米
商雖感困擾,亦得遵照辦理。這件事使商家認識到有組織商會的必要,以便爭
取本身的權益。

(二)、取貨部(簿)問題–當時零售商向批發商取貨,所用的記帳簿,都由買貨
者收存,致使賣貨商認為需要設立商會以圖糾正這種偏差。

(三)、收銀部(簿)問題–由於收銀部(簿)或收銀單往往未經東主或司事人押號
蓋印,致使雙方時常發生爭執,故需組織商會來調解或改良這種手續。這三點
設立商會的動機,經過會眾一番討論后,議決正式成立華人商務局,推舉梁樂
卿、楊碧達、吳文景等五位為協理人,起草章程,進行申請註冊。數日后(7月
2日),即農曆閏五月初八星期四),獲當局批准在社團法令下豁免註冊,同時
亦將章程譯成華文。這是星馬婆地區華人成立最早的商會(見鄭永美<檳州中華
總商會戰前史料>,載于<檳州中華總商會鑽禧紀念特刊>(1903-1978),面77)
。檳華興和打金職工會創立於清光緒末葉,即公元1907年,迄今已曆五十年的
悠久歷史。遠在50年前華人已在星馬各地開基立業,檳城已是一個繁榮進步的
新市,金銀首飾業其時已在各業上占了一重要的地位,雕金工友日俱增加,本
會創始人袁上,又名袁日東,與陶新和,羅輝等諸位先賢,鑑及打金工友必須
有一個組織,藉以聯絡同業之感情,而開始籌備工作,租賃日本街 Cintra
Street今之有記飯店為會址,成立了一個打金工友俱樂部,斯時起而響應參加
者計 有新街三益、祥隆、廣源三大金舖之工友數達四五十名,部務雖然沒有
顯著發展,但各同業之間已有一聯絡場所,以便工余交談憩息,該部乃今日本
工會之起源,為本會之前身,惟俱樂部成立僅屆一年即1908年,因受環境阻礙
及經濟打擊,部友星散,部務陷於停頓,幸得各部友精誠團結,慷慨解囊,解
決了經濟危窘,始奠定部務基礎,遂即改組遷到大順街34,Rope Walk為部址
,易名’興和行電鍍金銀首飾’,其時尚未呈請政府註冊,至於易名為電鍍字樣
,實因當時環境惡劣,避免與非法集會混消,引起政府之誤會,約一年后本部
再度遷移至義褔街Rope Walk(今協隆金舖),經過三年竭力倡導,本同業對工
會之認識已日漸增加,為促進工友之團結、博愛扶助之精神,當時高吉云、吳
照熙等諸公受部友的委任,進行改組部務,一方面擬草章程,向政府辦理法律
手續申請註冊,另方面發動籌募基金,充實本部經濟力量,經二年之積極工作
,至1911年始獲政府批准註冊正式成立,命名為”興和行”,當年即依照章程規
定,選舉第一屆職員,首任本行總理為何應君,由於當時政府條例,雖然獲得
批准註冊,但須經過一年之時間才能正式向公眾人士宣布云(見任潤欽<五十年
來的會務概況>,載於<檳華興和打金職工會五十周年金禧紀念刊>)。

褔慶革履行「創辦於1911年5月5日,藉以團結遠渡重洋歷經辛苦來此創業之同
業,共謀福利。會所先後在日本橫街Cintra Street、日本新路Kampong
Malabar、瓊花路Sri Bahari Raod,1929年始遷現址夜蘭亞珍117B,Hutton
Lane。日治時期,文獻俱毀,戰後始徐徐復興。1965年,將原名褔慶堂革履行
改為現名,正式註冊」(見<檳州華人大會堂團體會員簡介> 面286)。

檳城亞齊商公會成立於1915年9月1日。戰前名為亞齊公司,戰後改名齊商公所
,會址在愛情巷LoveLane。戰後復興創辦人為邱褔祥、曾萬育等。1951年馬印
貿易旺盛,為適應環境需求,遷入海乾新路234 Victoria Street。
1954年7月,會議通過易名亞齊商公會,1981年更在海乾新路建築亞齊商公會
大廈。本會宗旨在於聯絡同業感情,共謀福利,不分種族,一視同仁,繼往開
來,對馬印貿易發展,不遺余力,會務不墜益崇,其間甚得印尼駐檳專員器重
,諸如委託本會為會員進行三/七結匯擔保人,兼授予辦理入口土產評價之職
權,在本會諸執委公平策劃處理之下,深得友邦人士及會員之擁護(見上諸,
面280; <檳州業緣團體簡介>,載於<檳州中華總商會鑽禧紀念特刊>面188)。

「公元1918年,檳城新街廣源及廣隆金舖東主陶樂甫氏,倡議組織金銀首飾商
業團體,旋獲同街南隆金舖唐悅生及三益金舖唐俊南首先響應……業發展,於
是多方奔走,几經困難,同年7月20日正式成立,定名”金團”。臨時會址設在
新街71,Campbell Street樓上,顧名思義,藉以金業團結之義也。

金團之組織,是檳城金銀業各店號划世代之創舉,步伐一致,從事貿易向上發
展,立場堅定,宗旨純正,因此加入者漸多,1925年中秋過后,會所遷移至大
順街31 Rope Walk樓上,仍由陶樂甫繼續領導。1929年,再遷入新街34
號樓上。顧此二十年期間,會務雖或遭受挫折,然在會員推誠相與,和衷共濟
下,尚能循序漸進,此亦歷屆理事苦心籌劃有以致之。迄1939年,第二次世界
大戰爆發,東南亞局勢劍拔弩張,英政府亦加緊作戰準備,1940年頒布金融條
例,金價騰漲,淡風蕭條,於是亟謀對策,由新昌金舖王昭信、麗華金舖、麗
源金舖盧緝甫、南隆金舖唐悅生、三益金舖唐俊南、祥隆金舖譚海帆及多位同
業先進提議擴大組織,修改章程,藉奏”眾擎易舉”之效,經過各會員店號一致
贊成后,更名為”檳城金銀商業公會”,凡經營金銀首飾者,均可加入為會員,
會員日增,會務益趨發展,惟以會所湫陋,不敷應用,適蒙周葆�琱韞H其承租
汕頭街62A Kimberley Street現有會址,無條件轉讓,俾得大充用會址至
今(見盧緝甫<檳城金銀商業公會簡史>,載於<胡靖古廟-庇能打金行145周年
紀念特刊>面111)。

「檳城樹膠貿易公所成立於1919年,當時以有裕公司之已故許有經先生為首屆
主席,而晉順之已故莊永亨先生則為副主席。首屆總務為已故丘端進先生,而
以余連裕祥輔之,初時,本公所假借唐人街Penang Street。檳城錫公司為會
所(錫貿易公所解体后,本公所承受大街14號產業,曾作公開標賣樹膠場所)。

檳城樹膠貿易公所未成前,樹膠貿易組織,并不健全。據當時所盛行之貿易制
度,膠商須至九八行投標買入樹膠。而樹膠乃分律Lot標售者,每律由一擔至
五十擔不等,故各膠商買手,須竟日奔走於各九八行之投標時間,屢有衝突,
彼等常供給茶點、常餐,使買手可逗留於其店內。當時膠商之間,常有發生糾
紛,惟仲裁機關,則付缺如。當時樹膠,均以散裝賣交兩家西商,彼等未經”
打辦”即將載往歐美。當時享有此特權者,僅兩三家華商而已,而較具有冒險
之商人,則將其樹膠直接配寄星洲或歐美,按照巴仙寄售,惟此種生意,�琝i
失敗。余尚記得,當時檳城樹膠商人,全無星洲倫敦或歐美膠市之消息。各膠
商均在暗中摸索,因此設立於此間之少數出口商,得以壟斷檳城整個樹膠生意
。當時膠商為探知倫敦行情之升降,皆於每晨群集於某西商門口,聆聽消息,
至於交易出口商之樹膠,�痚嚙n經年累月,馴致甚多樹膠變壞,而當作”勿洛
“Broke退還賣客,結果賣客損失貲。由於膠業面臨種種困難及由於當時情形錯
綜複雜,檳城樹膠貿易公所乃應運而誕生焉,當時并訂條規,排解糾紛。自是
而後,各膠商買手及九八商,乃於每日下午規定時間內,齊集檳城樹膠貿易公
所投標買膠,後而節省時間及免除麻煩。各會友感情因而更為融洽,此種情形
為過去得未曾見者。檳城樹膠貿易公所成立之后,即曾解決甚多紛爭,每次均
得滿意解決。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期內,勞工糾紛,時有所聞,由於本公所從
中斡旋,勞工糾紛,乃得一一解決。本會於1923年遷入大街門牌14 China
Street,即步入新的階段,由是時起,膠業乃處於穩健基礎。其他各屆主席則
選余及李月樵先生及蘇承球先生充任之,而已故周學欽先生,已故劉維明先生
,已故謝丕意先生,已故林伯陽先生,許丙丁(許平等)先生,及陳文炳先生
則為各屆正總務。陳宗時及已故雷綿柴先生為副總務,而以許丙丁先生任期為
最久。

本公所經於1950年9月14日蒙社團註冊官准予更改中文會名為檳城樹膠公會,
迨至1951年4月6日,复蒙其准予更改英文會名,藉與星洲,倫敦及紐約各同業
團體,取得一致,冀求團結。(1950年9月18日遷入安順律16 Anson Road,
1951年中秋節盛大慶祝新廈落成暨成立卅二周年紀念。1962年檳島生產之樹膠
須出口稅,本會曾據理力爭,使轉口貿易得能延續。為膠業同仁利益,本會與
稅關一直維持密切合作關系)](見連裕祥〈本會史略>,載於<檳城樹膠公會卅
二週年紀念。新會所落成特刊〉面2)。

【檳城椰肉貿易公所成立於1919年,創辦人是黃清志、邱仁德、謝聚會、林春
華、蔡和合、歐陽炳煌、杜聯登、益成號、豐源號、僑興公司、源美棧、榮昌
泰】(見〈檳州業緣團体簡介〉,面192)。

【檳城米商公會創立於1923年,其時名為乃倉公所,會員只有九家,會址在前
新世界游藝場內檳城酒家舊址。(創辦人為葉祖意、邱朝宗、余泗鈿、楊星來
、邱仁田)。1928年會員增至13單位,改稱米商公所。1940年遷仰光路Rangoon
Road。戰後復興,改名米商公會。1983年再遷入檳州華人大會堂新廈】(見
〈檳州華人大會堂團體會員簡介〉面259;〈檳州業緣團體簡介〉面191)。

廣商公所成立於1926年,由熱心公益之雜貨批發商(林在田、梁日鋆、方文嫻)
發起,租鴨家律Argyll Road會址,後遷孖水喉13 Love Lane。1952年
集資購現址半份產業。1976年熱烈慶祝金禧紀念。後洽購另半份屋權。∼會員
均為經營雜貨醬油金商金飾、酒樓食品、華洋百貨、藥業、屠業、五金建築、
鞋業、當業等廣粵商人(同上註。面289;面188)。

「檳城建造行成立於1927年春,1949年聯合全馬建造行成立總會,共同研究技
術、工商合作包括建築業與家俬業,發揚魯班先師巧技,訓練後起之秀,發揮
互助精神,維護同業利益,協助國家建設」(見上註,面281)。

「萬錦商會取名自「萬緞絲綢,錦繡山河」,創立於1927年。初租打銅街
Armenian Street會址,嗣遷香港路Hong Kong Street(即今張弼士路
Jalan Cheong Fatt Tze),1947年始遷入平安路50 Lorong
Selamat。惜因戰爭關係,文件散失,早期史料難於查考。昔年會員均為洋雜
貨商號。1971年起,接受罐頭食品商號為會員,會務益為擴展。本會宗旨為共
謀同業福利,分設布疋組,洋雜貨組、罐頭雜貨組,各設主任負責。遇有不合
理之措施,影響會員營業,即進行討論,爭取改善調整,謀求合理解決,並通
過檳州中華總商會(本會為該會會員之一)呈達有關部門」(同上註,面260)。

「北馬酒商公所創立於1928年∼原名檳城酒商公所∼後因會務發展,時代推移
,為適應環境之要求,遂將區域範圍擴展至北馬各州,包括玻璃市、吉打、霹
靂、吉輦區,並於1950年5月21日特別會員大會修改章程,改稱會名為「北馬
酒商公所」。本會發起人:蔡照青(榮利)、方香史(共和)、唐悅生(南隆)諸先
輩。∼乃於1928年初租賃汕頭街49 Kimberley Street為會所,並於是年6
月2日舉行成立開幕典禮。∼1936年6月30日以叻幣九千七百元購得愛情巷78
Love Lane(面積共六千二百八十八方尺)。∼日軍佔領檳島之後,社團一概
不准活動,乃由理事數人假平章會館集議,討論如何處理會所問題,因會所若
長久棄置,恐有被微用之虞,經商討後,乃決定租於環海旅社,每月租金四十
元另付家俬租金六十一元。合計101元。∼1945年10月28日舉行特別會員大會
,討論收回會所事,眾皆熱烈發言,通過委任馮緝臣、黃德岩、林百青、廖炳
生、招百直五位先生負責進行索討事宜。因本公所戰後餘生,百廢待舉,經濟
無從著落,所有開銷概由五位負責人先行墊出。迨開始進行索址談判,幾經交
涉,無奈對方諸多藉詞,因此展延歲月而未有成。後另由胡誠恩、謝良美、廖
增榮、何和遜及何敦錦五位先生再度與對方談判,而也毫無成果,在不得已之
下,祇好呈函向屋租糾紛局投訴,結果由該局飭令對方,限期搬遷,直至1947
年4月22日始全部遷出。∼本公所為切實做到照顧同業利益,每逢政府頒布有
關酒業法令,或馬來亞聯合邦酒商公會聯合總會之文件通告,均予詳細研究,
然後翻譯為華文或將原文印發寄交各位會員參考。對於同業有所不利者,本公
所則据情條陳,力加反對,凡有利於同業者,則據理力爭,使諸同業均受惠。
每屆營業執照更換之期,本公所則通函全體會友,促請及時更換,以免逾期貽
誤,凡此種種實足表現本公所對會員福利曾稍盡棉力。回溯本公所創立之初,
經濟支絀乃與各洋行酒廠取得協議,抽取洋酒及白米酒甘仙,充為本會經費
(見〈北馬酒商公所會史〉,載於《北馬酒商公所金禧紀念特刊》面17至18)
。「1977年6月2日舉行金禧紀念慶典大會,出版紀念特刊」(見謝天平《馬來
西亞華人社團辭典》面26)。

「檳城福州咖啡公會係於1928年由林柯柯、金祥英、鄭森金、林其潮、陳可東
等數十人發起組織,翌年三月獲准註冊,正式成立。1934年春購置風車路160
Brick Kiln Road現址,六月裝修完成遷入。第二次大戰後,為謀同業利益,
曾組聯合貿易有限公司。1953年盛大慶祝本會銀禧紀念」(見〈檳州華人大會
堂團體會員簡介〉面290;〈檳州業緣團體簡介〉面191)。

「檳城中醫中藥聯合會,是由「中醫聯合會」的擴大而組成的。遠在1928年,
檳城的一般執業中醫生為著聯絡感情,互相研究,以發揚中華的醫學,以謀人
群的幸福起見,乃發起組織「中醫聯合會,當時在楊治良、陳文進、張顯宸、
徐史餘、顏潤松、戴國良、賴漢濱、吳軒人、廖桂生諸先生奔走籌備之下,租
址香港街17 Hong Kong Street為籌備會所,於同年十月間獲得政府批
准註冊,遂正式成立起來,首位會長為張顯宸先生。∼嗣以會所不敷應用,乃
在1931年遷址胡椒街3,Sungei Ujong Road。1936年間,當事諸人集議,
僉以本會為純一的中醫生之組織,範圍未免狹小,力量自是棉薄,欲求會務及
中醫藥有充分之發展,非聯合中藥商及藥業工友不為功,於是遂決議擴大組織
,當時藥商方面甚表贊同加入,乃由仁愛堂古國耀,萬山棧何如群諸先生協同
推動,召開檳城中醫中藥界同人大會,一致議決聯合組織在案,遂將「中醫聯
合會」更名為「中醫中藥聯合會」,從新草定章程註冊,改選第一屆職員,膺
選會長者為張顯宸、司理顏潤松、財政戴國良。其後會址遷至南華醫院街29
Muntri Street,會務益形興盛,會內增設醫藥圖書部及藥物標本部,以供
會員瀏覽研究,又設寄宿室以供外埠同業往來之便。並在該會址舉行正式開幕
典禮,一番盛況,熱鬧非常。1945年9月,和平光復,同人等群謀復興會務,
惟以淪陷期間,會址已為他人租去,而所有傢具,幾於全部喪失,案牘冊籍亦
一應焚燬無存。幾經籌措,始租就孖水喉43 Love Lane為會址,重新登記
會員,乃於1946年3月24日召集復興第一次全體會員大會,重訂章程,選舉職
員,負責推進會務。∼1947年1月當地政府宣佈中西藥品列入奢侈品類徵稅,
本會數度聚會商議為貧苦病人請命,呈函當局請求豁免。同年八月通過推行
「正藥正价」辦法,為同業謀利益,為市民謀健康。又假光華日報發刊「中醫
藥」半月刊,傳播醫藥常識,研討醫藥問題,出版至391期,歷時18載,從未
間斷,迄1965年12月27日止,因報章版費問題,遂停出版。同年又決議籌募購
置會所,以謀久遠之基。1948年6月晉居南華醫院街69 Muntri Street新
會所,該新會所之購置及修飾設備等,共費三萬餘元,均由醫藥界同人熱心捐
助者。∼1954年10月派員出席雪蘭莪星馬華人醫藥團體代表大會,為請求聯合
邦政府取消中藥入口稅事,幸賴各方致力,當局體恤民難,卒獲改善。1954年
10月星馬華人醫藥團體集會發起組織「馬來亞華人醫藥總會」,本會被選為總
會籌備委員之一。1955年8月通過會務辦理法程,增設「會員借款部」,對於
貧困或貧病之會員,予以免息貸款之助。∼1963年6月計劃創辦中醫學院。
1964年10月1日本會主辦之中醫學院舉行開幕典禮,學員於2日正式上課。1966
年6月因社團注冊新法令所限,本會之互助部乃停止進行。

1967年5月18日召開會員大會,通過本會名稱應改為「北馬中醫中藥聯合會」
在案。同時復通過組織一「拼建會所委員會」。1968年3月19日本會主辦中醫
學院施診所開幕。∼本會設有中醫師組、生藥商組、熟藥商組及藥業員組,每
組設正副主任各一人,以辦理有關該組事宜,資勞融洽,分工合作,會務得以
循序推進(見龐鶴芝〈檳城中醫中華聯合會史話〉,載於《檳榔嶼中醫學院第
一屆畢業紀念特刊》面70)。

檳威咖啡茶商公會成立於「1929年間,……李澤臣、潘宜桂、王業森、莫履榮
、林家濤、胡坤助、陳開瓊、莫同爵、廖盛福、翁祚標、林克鎏、歐名裕、陳
永定君等……發起組織本會,……首次會議假華南亭酒店舉行,第二次會議在
明新社集會,當時列席者極為踴躍,結果議決租賃絲里峇里律50 Sri
Bahari Road為會址,定名為檳城咖啡茶商公會所。凡屬咖啡茶店勞資雙方
均可申請參加為會員,續後進行註冊。……延到1933年始遷入南華醫院街76
Muntri Street,同年4月15日舉行開幕典禮,除會員三百餘名參加外,復有
外商來賓代表蒞會,極盛一時。嗣後因名稱問題,曾經大會修改為「檳城茶商
公所」,并規定凡是咖啡同業,不分種族,持有咖啡茶店禮申者,均可申請參
加為會員,同時附設互助部,基金每名一元,凡遇會員逝世者,全體會員須繳
納一元互助金,彙集齊交喪家,至于會員入會手續,因為章程修改之後,咖啡
工友,完全退出,是以全體會員,均為資方。……(1939年?)為維護同業利
益起見,再聯合福幫劃一咖啡茶價,收穫良好,為同業所稱譽。1941年全馬咖
啡茶商公會聯歡大會在本會舉行,計全馬公會九單位,代表二十餘名,為況殊
盛。大會主席何維新召并聯合福州咖啡公會負責招待,全場充分融洽氣象,表
揚團體精神。……(1945)年10月間咖啡砂糖原料缺乏,價格甚高,乃聯合福
幫請求政府配給砂糖,以恤商艱,經數次呈函之後,均無頭緒,結果乃發起組
織營業公司,以為補救之法,當時選出營業主任何維新、交際張盛德、募股主
任符世智,定名為「聯商有限公司」,地址在本會樓下,1946年4月15日正式
開張營業。本會所發起之「聯商有限公司」自正式營業之後,初時生意,頗有
生氣,迨後種種困難,逐漸無法支持,乃于1952年自動收盤。……1955年夏季
乃發起購買南華醫院街91號為永遠會所,越年因本會會員在威省者甚多,故經
大眾會議改為「檳威咖啡茶商公會」,同時修改章程,進行註冊,直到1957年
春季才得批准。本會自購買新會所之後,積極修葺及設備,總共耗去三萬餘元
,同時復得各外商贈送傢俬器具約值萬元,乃于1957年4月15日第24週年紀念
日舉行新會所開幕典禮,……翌年銀禧紀念,擴大慶祝,以示隆重,並編印本
特刊,藉以留鴻爪焉」(見郭遠勳〈本會簡史〉,《檳威咖啡茶商公會銀禧紀
念特刊》面51)。

「1976年、1977年間通貨膨脹,物價騰升,咖啡產區歉收,咖啡枳行情每擔漲
至千餘元,乃聯合福州咖啡公會商討調整各種飲料之售價。關於屋租統制法令
之存廢問題,本會堅決表示反對廢除之意向,蓋同業店鋪多是租賃者,統制法
令乃保護租戶唯一立法」(見〈檳威咖啡茶商公會簡史〉)。

檳城車商公會「原名為自由車商團,創立於公會1931年春。發起組織者:利山
公司、源隆公司、永和公司、自來公司、順隆公司、泰東號萬福隆、雙輪公司
、振公司等。假座利山公司內,為籌備組織大本營。同時推舉丘思仁先生昆仲
,為臨時主席、柯君晉美為財政、朱君文烏為總理、林君永宗為秘書。起草章
程及宣言,以聯絡商情,交換智識,排難解紛為宗旨」。……1932年,乃由吳
梓臣先生出覓會址,得香港路17 Hongkong Street為會所;同年11月1日
舉行自由車商團正式成立之儀式,恭請中國駐檳領事謝湘先生主持開幕典禮。
……吳梓臣君為某同業之福利,力倡附設互助部,迨1936年2月1日互助部正式
成立,凡檳城吉礁,紛紛參加,互助部友,突增千餘名,一致原址不敷應用,
乃遷至臺牛後街98 Malay Street。嗣以同街門牌43號,屋宇寬敞,1939年
再行遷入。會所已定,蔗政咸興。每屆週年紀念日,舉行全檳男女自由車技術
競賽會,(第一屆及第三屆假三角田中華體育場,第二屆假鍾靈中學體育場)
每屆舉行都給獎品,前後費千餘元該款由本會會友報效。其入場卷收入,除大
會費用外,悉充公眾慈善機關,及紅花飾基金。……迨1948年,僉以本會同業
與營汽車業者,均有關連,故於6月11日更換商團為自由車商會,並以10月10
日為本會復興紀念日。……1950年因會友之自由車,屢被宵小租借,轉押當舖
。乃由王康恩先生與當商簽議君子協定,凡有本會峒知之字樣,一律拒當,此
約一締,宵小絕跡。1951年李清珍君倡組出入口部,同時全馬自由車商會代表
,假座本會產生代表大會,及組成全馬聯合會」(見黃松坡〈本會沿華史〉,
《檳城自由車商會廿一週年紀念刊》面46)。

「民國二十二年(1933)春,檳城香汕郊同人,以檳城潮僑無商團之組織,缺
乏商業聯絡場所,無以適應時代之需要,乃於是年4月25日,由乃褡周值南、
仁裕沈柏南、鴻發吳滿旭、承福興林為良、松興蘇振籓、有興泰昌德、三合興
蘇照延、蘇永曉等君發起。假座潮州會館磋商組織,當即決定組織「潮商公所
籌辦處」。同時選定籌辦處職員計:主席周植南、總務吳滿旭、查賬泰昌德、
監察蘇照延、委員蘇振籓、林為良等君。并定10月20日召開大會,通過章程,
另補舉周滿堂為正社長、吳佩珊君為副社長、陳仕堅君為主席。民二十五年
1936一月二日蒙當地政府准予註冊立案,潮商公會遂合法正式成立。……由民
二十五年1月10日職員會議通過自置所址,同時並選舉周植南、吳滿旭、蘇永
曉、秦昌德等君為購置所址專員月。日大會選舉周植南、吳滿旭、蘇永曉、蘇
振蕃、林為良、黃阿佐、徐合運、黃木榮等八位君為管理員。同30月日即購定
甘光內6,Carnavon Lane,价銀霹幣5,750元。……經四個月修葺告完峻,
總共費去工料銀1,865元。1937年1月26日辦事處由韓江學校遷入新址,並於
同年4月1日舉行所址落成開幕典禮。……由於會員香汕郊,藉以香汕郊為對象
,如釐訂一切「行規」,調整「賬期」,革除「鐳水」,談判「工价」,及發
動有關香汕郊利益之一切交涉,所有措施,極博得僑社推重與仰(見品仙<檳
榔嵩潮商公所>,載於潘醒農《馬來亞朝俏通鑒》面323 )。

「1937年,潮人佔八九成的北馬碩莪同業公會成立,發起人為周淅龍、陳進成
、黃阿端等人。該公會的前身是設在大山腳的檳吉碩莪公會」(見鄭永美《檳
榔嶼潮州會館史略,載該會館140週年紀念刊,面25)。

檳城雜貨行設立於1937年,「創辦人為盧有祥、方錫洲、鍾敏澤。會員業務是
醬油業及雜貨業。初期行友不多,未幾日軍佔領檳城,行務停頓。光復后債極
復興,1956年籌款購置大順街4,Rope Walk為行所。屬下設有互助會、獅團
及武術團、行友子女獎勵基金及福利帛金」(見《檳州業緣團體簡介》面193;
《檳州華人大會堂團體會員簡介》面270)。

檳華商業聯合會成立於1938年3月3日,「初暫設于檳城昭忠巷Khoo Cheow
Teong Court作為籌備處,始其名為「商業俱樂部」,籌備主任為陳木金氏
,總務為梁水河氏,后因會所乃遷移至惹蘭亞珍122 Hutton Lane樓下全
部不適應用,經過各創辦發起人:梁水河、林光棋、李桂竹、郭緒傳、林觀都
、柯吉星、陳三合、張受意、莊文欽、黃禮膽、黃禮鍋、梁天賜、陳木金、黃
日新、源成發、蔡玉南、林福源、黃環在、梁明章、陳文彬、陳瑞標、余亞裘
、黃禮江、梁大九等君之協助推動下,會務蒸蒸發展,會員人數日見增多,為
須有更大會所,始可容納眾多會員,再搬至港仔乾210,Prangin Road,基
礎乃固,且經過三易會址之興革后,本會成為商業團體,而會友俱是純粹商人
,遂取得合法之商業機構地位,會務得依法進行焉。為欲以在商言商,名符其
實起見,仍贊同林雙安氏之建議而將「商業俱樂部」修改為「檳華商業聯合會
」,至此始告正式成立,公舉張受意起草章程,向當地政府註冊備案,而於同
年3月3日舉行成立開幕典禮,恭請當時中國駐檳楊芷薌見習領事蒞臨剪綵,隆
重揭幕。當任主席黃日新氏,自成立以後,計劃拓展會務,舉辦夜學,以供同
業或其子弟,得作業餘之補習,并設立音樂組、戲劇組。……如過去(戰前糧
食供應品統制之時,舉凡同業中售賣配給米糧者,逐月須將購入售出數量,列
表呈報統制局,法令之嚴,如有不慎,便生抵觸,本會乃派代表向該局請求,
結果給予各會友諸多方便,而且得該局許可對于呈報表如有蓋本會之印,得免
貼郵票遞送,堪稱便利,迨至一九四一年日寇南侵,本城淪陷,會務亦告停頓
矣。……本會自復興以後,由首任主席陳詩鴿氏,暨歷任主席葉其祥、陳輔弼
、鄭寶華、雷源簪諸氏之領導及各屆職員暨全體會員之努力下,會務日見進展
,並為同業爭取不少之利益,如過去牛奶缺貨之時,代理商發售辦法欠佳,致
使市民欲購牛奶,須費幾多煩難,始克購到一罐,本會因之特向糧食統制局講
述改善,將牛奶按照米牌分配方法,佐每家均可購得,又如1947年配給米售完
後,米袋須退換政府,本會據理力爭後,米袋乃可不必還。交涉米糧及麵粉在
起落時之破損,結果得到補回巴仙半。又如向所得稅局請求降低米價,以利民
生等等。……紅字牛乳因為來貨湧威。供應充足,已於1954年5月21日起。每
箱降價二元,所屬各三盤同業代售紅字牛乳,此次愛降價之損失,本會真主席
黃寶隆、副主席雷源簪、英文書林華集等特向冷實打有限公司交涉商討補價情
形,蒙該公司當事人答稱,三盤商方面願根據由5月1日起至5月19日止之期間
內,所購買之牛乳,以購買單據為標準,酌量不會損失額數。為求各同業對於
零售米記賬法,避免手續上之麻煩,而利民生計,并請求准許無零售米執照商
得以兼管AP入口米事,特派黃寶隆、陳輔弼、楊升遠等三位代表,晉謁檳威副
糧食統制官,乃蒙予以接見。據謂關於此事,前次在吉隆坡召開糧食會議之時
,曾經提出討論,因為值此緊急法令期間內,不能不繼續施行,但乃是暫時性
質。並成最近吉隆坡召開會議,此項問題將提出討論。渠本人相信在不久之期
間內,可能解除售米記賬方法。又稱現在售米亦較以前簡便很多,每個米牌持
有人,不限定購買若干,袛登入日清部,每月購入與售出月結表一份呈報而已
。其他如提供憲制意見陳各族權益平等、向勞工局請准許農曆年邊星期日照常
營業、向勞工部長翁毓麟陳情俾各店東可於星期日營業、向市長建議准許吉寧
萬山邊各什貨商在店口排貨、呈函財政部長請求取消營業稅、為同業義務申請
售米禮伸、開設國語成教班、晉+代理工商部長許啟謨陳訴糖缺問題、澄清各
同業無意臺高物價、呈文財政部長陳修信請求改善發展稅,蒙內陸稅將統制官
函覆准許扣妻兒薪酬等。1967年11月25日檳州發生騷擾,影響十數間同業商店
無辜遭殃,估計損失達十萬餘元之鉅」(見吳清和〈會史及歷屆經辦會務簡略
報告〉,載於《檳華商業聯合會銀禧紀念暨廿九週年會慶合編特刊》面82至82
-D)。

「檳華建築公會創立於1938年農曆中秋節(10月8日會所初設於姓王公司後
Macalister Lane。創辦人是謝深友、呂子煥、康聰海、劉基發、蔡仕永、
許克光、伍于烈。供奉魯班先師,誕展農曆六月十三日。嗣遷中路。戰後環境
變遷,先由普通社團改註冊為職工會,後又發黨種種問題,再改為普通社團。
嗣經籌款購買紐冷New Lane為會所。附設福利組,增進會友互助合作,調解
糾紛,協助喜喪大事)(見〈檳州業緣團體簡介〉面195;〈檳州華人大會堂
團體會員簡介〉面311)。

「檳城福商公會成立於1939年5月5日,創辦人是曾萬育。會員均為福建升籍各
行業者」(同上面189)。

「檳城廚業聯合會,原名為檳城華人廚業公會。發起人:全運文、王克信、馮
增秀等共35人,全部為瓊籍人士。本會籌備於1939年,1940年獲准註冊、會址
設在檳城吉打律23 Kedah Road。1941年7月1日恭請瓊籍鄉賢王家紀先生
主持開幕典禮,邀請中青口琴隊演奏助興。鄉團代表、社會后彥,受邀出席觀
禮者極眾,場面盛大熱鬧。首位主席全蓮文、總務王克信、財政馮曾秀,皆為
熱心獻身社會工作者。歷屆主席領導有方,執委忠誠服務,會務組織健全,對
同業之關懷幫助,獲得一致好評。∼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南侵,檳島淪陷,
影響所及,會務中綴,會員星散,檔案盡矢,這對本會實在是一項重大的損失
。1945年光復后,有識之士,任在原址以檳城廚業聯合公會名義申請註冊,恢
復活動,英文名稱則不變。並容納他藉國業加入,陣容大盛。為追思先賢創會
之苦心,表揚會友支持會務之熱枕,1956年在檳城廣東暨汀州第一公塚建立”
檳城廚業聯合會總墳”一座。清明節期,供會員拜祭,以表思念。隨著會員與
日俱增,會所狹義不敷應用,1967年會員大會,眾以為經遠之略,非謀自置會
所不可。乃成立籌建會所委員會,推舉四十二名委員,負起籌款的神聖任務,
朝向目標前進。1970年聯合霹靂華人廚業公會創組廚友福利部,積極籌募福利
基金,拯救孤苦伶仃,病殘無助之廚業好友,獲得各埠廚友一致支持與捐助,
成績斐然,隨後雪蘭莪直轄區廚業好友會、新加坡好友互助社及柔佛廚業聯誼
會加入,陣容益大,力量更強,為陷身困境之廚友,雪中送炭,發揮互助互愛
精神。∼1973年成功購下仰光路26B Rangoon Road樓宇為會所。∼1978年
4月20日,恭請會務顧問拿督祝清坤局紳主持新會所開幕典禮,而奠下不拔鞏
基”(見〈檳城廚業聯合史略〉)。

檳城茶樓公會成立於1940年8月1日(其實呈從檳城姑蘇廣存堂分支出來)。創
辦人有劉錦成、吳耀棠、程亨甫等等。會員業務除茶酒樓外,還有販商。與廣
存堂同會址:南華醫院街59 Muntri Street(見〈檳州業緣團體簡介〉
面190)。
馬來西亞茶葉出入口商公會成立於1941年,創辦人為李華春、李敬堂等人(參
考〈檳州業緣團體簡介〉面190)。

1945年11月,先賢們發起籌備大會於南華醫院街Muntri Street會寧會館,
當時出席同業非常踴躍,公推選龔慎初為正主席、翁景新副主席、總務葉租照
、許敬善、財政李國良、中文書羅泉瑞、伍龍滄、交際朱林浩、宋端莊、英文
書孔永芳、宣傳張錦垣、高志國、查數吳根、執行委員張星垣、周樹威、陳廣
增等等為籌備委員,承租南華醫院街73號樓下為會址。

1946年正月1日正式宣告成立,呈日本會會員及商號一律休業一天共伸慶祝,
入夜大設宴席聯歡,大鑼大鼓歌唱粵曲節目以娛會友及家眷扶老攜幼蒞場觀賞
,情況殊勝。∼1950年玆因會地簡陋不敷應用,遂經眾議決遷位愛情巷66
Love Lane,遂亦展開廣泛之活動,每年正月元旦日必舉行週年紀念及聯歡
宴會,四月八日亦舉行尊師重道的先師紀念日及聯歡宴會。∼1953年4月27日
,啟開向外國聯系之門,香港、廖伯飛伉儷來訪,雙方交換寶貴意見。1954年
瑞士燕麗達Invicta錶廠代表來訪,並提供了寶貴修理錶的意見,並由瑞士寄
贈電錶一個留念。1954年6月15日高松華君代表本會參加雪蘭莪鐘錶公會開幕
典禮建立團結的基礎。1965年11月30日,台灣鐘錶眼鏡同業公會聯合會理事長
楊倫祥先生蒞臨訪問,雙方交換寶貴意見。同年本會派高松華君參加新加坡鐘
錶業公會所落成典禮。1966年3月7日本會倡議的馬來西亞鐘錶總會在怡保成立
籌備會∼導致森美蘭及馬六甲兩州同業公會的成立。1966年7月24日本會聯合
檳城鐘錶代理商舉行盛大歡迎霹靂鐘錶公會新善訪問團。本會聯合瑞士鐘錶廠
商總會F.H.駐新加坡技術中心,舉辦前後二次在職促進技術訓練,14位學員得
到證書,又蒙瑞士鐘錶廠商總會頒發一個獎學金,俾便保送一位學員前往瑞士
Wostep鐘錶修理學院,接受為期一年全職訓練,本會會員余明清君榮獲保送前
往學成歸來。港九鐘錶業商會東南亞工商業考察團再1970年10月間向造訪本會
建立新善友誼。台北市鐘錶眼鏡同業公會理事長曾成金先生在1973年9月9日蒞
臨本會,雙方交換寶貴意見,並締結成姐妹公會,留待日後發展。由本會肩負
馬來西亞鐘錶代表團前往香港出席第二屆亞洲鐘錶工商業促進研討會,榮獲輝
煌成果:與會同業一致推舉馬來西亞為第三屆亞洲鐘錶工商業促進研討會主辦
國。自從曾文耀先生擔任主席后,本會在其領導下活動頻然,並且成立購置會
所委員會,進行籌款購置會所(見〈高松華檳城鐘錶同業公會會史〉,載於
《第三屆亞洲鐘錶工商業促進研討會紀念特刊》面102)。

檳城進口商公會成立於1946年4月21日,創辦人:謝世龍、方世榮、陳林安等
等(見〈檳州業緣團體簡介〉面188)。

北馬華商洋貨布疋公會成立於1947年。創辦人:萬德布裝,公信有限公司、郭
權、何克柔、李毅修(全為客藉,尤其是大埔人)。初期會員幾乎全是客家人
,後來領導權才落在福建、潮州幫手上,會址在大咯巷1 Green Hall(見
上注面189)。

檳城洋務工友聯合會成立於1950年,為一群志同道合之瓊藉工友所組織,亦是
檳州唯一瓊藉同鄉所組織之職公會。旨在合法組織,爭取同業應有權益。由於
宗旨純正,獲得同業熱烈支持。創立不久,會員竟達四百余人。1950年為該會
之黃金時期,隨著時代演進,環境變遷,任洋工者日趨式微,工友多轉行在酒
店或餐廳服務。∼設有互助部為會員謀取福利。

檳城汽車司機公會成立於1952年8月8日,目的為聯絡本外地之羅厘、的士車主
及司機,清除同業間之競爭,維持當地之運輸秩序,爭取車主及司機之最高權
益(見〈檳州華人大會堂團體會員簡介〉面276)。

檳城小販商業公會成立於1952年10月21日,創辦人李有林、蔣華、馮輝等等。

會員包括各族,但粵藉居多。回憶未組織前,同業形如散沙,由於過去殖民地
統治時期,執政者對小販未作合理之措施,同業屢受”莫須有”之罪名,以致生
活動盪不安,諸如”走馬打”,被擊”三曼”等苦難。此情此境,誰能了解及向何
人申訴耶?呈以星馬同業總會,鑒於我同業非團結愛心以圖存,遂於1952年11
月14日,委要員馮成、殷祖漢、康漢華、曾劍宇君等蒞檳協導策動籌組同業公
會,隨假本嶼中華總商會召開全檳同業大會,推選籌備委員會及討論有關組織
進行事宜,辛蒙社會賢達林耀椿、李煥文、楊謮江諸先生鼎力扶助,續通過議
定章程條規,名稱為”檳城小販商業公會”。初期蒙同業李福安君熱心惠供其位
屋前廳以作本會臨時辦事處,報效免租八個月,群情澎湃,特別獻捐者甚眾,
為數約千餘元,並蒙全果同業公會及各商號與列位會友等樂意報效傢俬者甚多
,在”眾志成城”感召之下,一切進行均獲順利。迨至1953年,由於同業申請入
會者激增,同人等感於會地不敷應用,於是訂在三月間,假五福書院召開全體
會員大會,討論物色新會址事宜。席間成認為永久計,議決一致通過實行購置
新會所計劃,惟限於非財不行,應予發動勸捐運動。當此時也,響應認捐者非
常踴躍,即席捐得五千餘元,遂推選13名募捐小組委員會,委員臚列:梁恩、
馮輝、羅威、鍾康、陸惠珍、楊沛田、張布、郭貴名、黃森、蔣華、劉顯、陳
照、鄧德。兼授權林耀椿、李煥文兩先生物色購買,斯時几至”功虧一簣”,因
募集所得尚缺万餘元方充足數,因此在無辦法之中找辦法之原則下,特於呈年
七月間假座順德會館召開全體會員特別大會,商討關於購置新會址資金不足如
何解決事,即席宣佈商定胡椒街25 Sungai Ujong Road 現有會址,
價格為三万四千五百元,眾意成認所差者僅万餘元之耳,循理可向其他熱心會
友商借,另組織七名還債小組委員會(當選者:羅伯禮、蔣華、黃景、鄧彭生
、余作佳、李福安、羅慶才)為負責籌還債款2作。果也,”有志者事竟成”,
各熱心會友先後借出共一万二千七百元以籌足屋價,新會所於是成議。是年適
成立週年紀念,同時新會址也宣告落成,在未遷入新址之前,各會友”再接再
厲”報效傢俬代款數約三千余元。由是本會各項應用物品齊備,社團之組織始
具雛形。1955年仲夏(5月),關於江沙律、關丹律、賣菜街攤檔問題,召開
會員特別大會,推選代表謁見喬治市市長,磋商各街道在可能範圍下,准我同
業擺設攤販,蒙市長允准,但須遵守市政局之規例,於是各同業得以安分樂業
,無異日”鶴淚風聲”之驚也。∼1957年度,鑒於商借購置會所之債款經五年之
久尚未清還,於是由當年職員會策動響應勸捐清債運動,配合大力推動發展會
務大計互相合作之下,結果得愿所嘗,能以將債款全部清還。∼1961年8月12
日為避免同業觸犯交通條例及免受處罰起見,去函市政當局,委求供給華、巫
、英、印四種文學之流動攤販條例細規各一份,俾得印發予各會友以供參考,
一切均順利進行辦理。∼1962年11月4日呈函市議會,請求減低禮伸費。∼
1966年5月18日本會受邀委派代表杜信君聯合八大行團出席吉隆坡關稅諮詢委
會分開調查庭共論:為何不應拾高麵粉價格。∼1967年的政府宣佈發展稅新法
令,間接影響我同業生活,即隨去函販總請予呼吁各屬會響應支持呈陳執的當
局體恤小販處境特別豁免發展稅。事隔多日,國會會議日期探悉逼近,在不得
已特殊之情況之下,以本檳會名義個別去函財長敦陳修信塈國會議員,陳達小
販同共生活狀況艱苦情況,請予恩恤豁免發展稅,或酌量特別放寬繳納發展稅
條例,同時去函馬華公會檳威分會請予協助。呈年8月28日財政部長敦陳修信
駕臨檳島,本會受邀委派代表多人出席,由會長余作佳君領隊聯袂赴檳州政府
大廈晉謁財長,我代表陳述發展稅對我國業之處境之困難問題,辛蒙財長撫恤
恩准我小販,可將自身為妻兒工資列入營業開銷費內(余作佳〈本會史略〉,
《檳城小販商業公會廿五週年銀禧紀念特刊》面6至11;〈檳州業緣團體簡介〉
面192)。檳吉玻醬園同業公會創立於1954年。呈年初,一向自由之同業,突
獲政府公佈法令,檳島。鼓油醬料,運銷內陸,一律抽稅,影響營業至巨,遂
倡議組織公會,共謀維護利益。會所由廣商所所移至雜貨行。會名亦三度更易
,初為檳城,續寬大為檳威,再改為現名,以求更多同業參加。創辦人及曾新
、盧有祥、羅昌鵬、馮炳光、梁文棟、陳森。本會曾為國內之其他兩同共組織
(中馬及霹靂)會組馬來西亞醬園廠總會,每兩年輪值舉辦代表大會一次。此
外本會每年慶祝週年紀念及夏泰光師寶誕舉行聯歡宴會。(見〈檳州華人大會
堂團體會員簡介〉面283;〈檳州業緣團體簡介〉面193。)

北馬樹膠廠暨裝配商公會,前身為北馬樹膠廠公會,像於1956年3月27日同業
座談產生籌委會,申請註冊獲准,元年2月15日正式成立。創辦人:李引檺、
周寬世、陳春來、駱榮萱、鍾文賢、駱德益、許成源、蔣才吃、黃宗迎、李成
掬、林于源、魏烈光。1965年10月2日(一說200日)臨時大會通過易為現名。
(同上後面274及189。)獨立前,檳城的旅社已有几十間,大多數是中小型,
多數是華人經營。那個時候還沒有公會,只有各自謀生,沒有聯絡,沒有會作
,如一盤散沙,時常受到黑社會人士的壓迫,和政府人員的欺負,似啞吧吃黃
蓮般有苦說不出,先輩們有鑑於此,就出來聯絡同業,組織公會,以謀團結,
大家合作,共同尋利益。1957年6月初,同業們召開座談會,以籌備成立公會
。出席者有駱清泉、曾順源、馬朝欽、林國慶、楊捷興、陳星輝、陳來枝、陳
油甘、蕭祈福、林依后、駱九弄、羅燦奎、駱文基、周公望等十多位。鑒於
1957年11月間,在永安旅社召開第二次籌備座談會,增加感情以達成功。籌備
會主席由駱清泉先生擔任。到1958年8月15日下午二時,正式召開會員大會選
舉首屆職員,出席者共有33間旅社代表出席會議。∼1965年6月16日建委員改
選委員-以購買現會所西里巴哈里律11A Sri Bahari Road ∼1968
年12月14日召開會員大會,全體通過更改”檳華旅業公會”為”檳城旅業公會”以
適合時代的進展,並能寬大會務,容納各族會友。(見駱麗水〈本會簡史〉,
載於《檳城旅業公會銀禧紀念特刊》面19。)

1956年農業總監Bhrcroft氏與農業主任李氏,聯袂蒞臨檳州亞依淡養雞場參觀
詢及農民有否公會組織之存在,如無組織,將來一旦遇有難題,政府難能從中
協助,有所推動之事宜,亦必多所阻礙,為環境之需求,成立同業公會因而受
到農業界賢達之關注。在1957年,由已故胡順興先生與陳金宗先生等人的發起
,及熱心奔去與號召下,終於在1957年5月18日假檳榔律太白樓酒家(先東方
百貨公司)商討籌組同業公會座談會,當時胡先生更自費設宴招待參加與會之
各同業,為數不下50多名,其中包括陳海棠、楊和平、李栓權諸位先生,經討
論后,即席成立籌備委員會,策劃進行籌備工作。胡順興先生德高望重,榮位
籌委會主席要職,楊和平先生負責起草章程及申請註冊事宜。籌備委員在種種
困難的情況下,展開各種準備工作,經數月的奔波,的眾多同業的響應與支持
,終於1957年7月間,獲得政府之批准註冊,本會宣告正式成立,而光榮的企
立在祖國的土地上,成為馬來西亞畜牧業公會的首創。胡順興先生慨然偌其位
於檳城社尾街498號屋宇為本會之辦事處。

1959年12月18日本會為了反對畜業行向政府請求准許暹豬每月入口五千隻,由
胡順興先生出面商借巴六拜中山學校大禮堂召開會員大會,豎決反對該項申請
,此事事關豬農前途重大,故出席人數空前踴躍,全體農友情緒非常高昂,經
過討論,全體一致通過堅決反對暹豬入口,並致函有關當局,吁請體恤豬農困
境,嚴禁暹豬入口的決策。1960年本會鑒於生豬、雞隻及蛋類的進口,應該受
到嚴格的限制,本公會為照顧我國農民的切身利益,議決致函工商部,提呈備
忘錄,指出並解釋應被限制入口之理由,吁請當局迅速採取行動制止。同年8
月26日,民選政府接受民意,在憲報上公佈,限制豬雞牛羊及蛋類的入口,政
府當局並表明這項行動皆在確保本國農民的產品,獲得合理的價格。1961年本
會鑒於當時農民所飼養的豬種一般上都很差,宰殺率又不高,為了減低農民的
飼養成本,本會決定鼓勵農民改養優良的豬種,在陳有量及陳海棠兩會友的聯
合提議下,並獲得胡順興會友的附議,一致通過另組一對本國豬農,有更切身
利益的機耕,旨在鼓勵與介紹優良種豬給農戶,由於這項決策,結果合作社宣
告成立。同年四月下旬,本合作社由政府協助從外國輸入大批優良種豬,普遍
的介紹及推廣在許多農場裡,遂而奠定豬種的優良基礎,將檳城農民豬種,推
進一個新紀元。∼1962年12月,政府公佈飼料入口每噸抽稅三元,以及暹羅玉
米由聯營機耕包制度,本會認為這種措施,將直接影響農民的生活,為前途計
,本會議決向報界發表文告及呈函工商部,陳述反對征收飼料入口每噸三元的
稅收措施,本會代表次日冒雨謁見檳州首席部長王保尼先生,經陳述理由后,
王部長答允將情轉告工商部長。1963年本會為挽救豬價爆跌的危機,假中山學
校大禮堂,舉行緊急會員大會,商討如何挽救對策,大家議決呈函有關當局,
要求禁止一切豬油的入口,同時並吁請屠商合作,共同宣揚豬肉對人類的營養
價值。1964年元月,暹豬大量私運入口嚴重打擊我國生豬價格,本會為檳吉兩
州獸醫部及邊境關稅局,聯合一致在馬泰邊境採取行動,並先後數次扣捕了數
百頭私運入口之生豬,先后由檳州獸醫官宋先生親自就地槍決那批生豬,隨即
噴射消毒藥物及埋葬。同年九月,雪州屠業行,再度呈函有關當局,請求准許
暹豬入口,但經本會的強烈反對下,政府拒絕屠業行申請令,本會在維護同業
切身利益的工作的範圍內,又得到一次輝煌的勝利。為了減低農民的飼養成本
,本會鑑於椰粕來原短缺,曾致函政府工商部,請求准許碎米及臭米的入口。
1965年,有諸麵粉廠家建議,原料如米糖、麥糖,每噸加稅五元,后由本會呈
文提出反對理由,且據理力爭,結果政府予以同情,體恤養戶之困境,收回成
名,由此足見政府維護本國農牧業之一斑。同年本會為豁免飼料A.P.入口,基
於照顧我國農牧業之發展,而向政府要求豁免飼料A.P.入口限制。同年三月本
會成立泰國玉米購買小組為會員收購較廉價的玉米,遂而減低農民的負擔。
1966年霹靂州獸醫部宣佈,對于檳威運入該州的生豬,大小每隻一律抽稅十元
,本會認為有欠公正,據理力爭到底。結果獲得勝利,而獲得全豁免稅收。三
月間本會為反對泰國雞蛋私運入口,打擊本邦蛋價,致函有關當局要求採取有
效行動,杜絕該項非法走私。1967年8月7日至11日,為期四天,由馬六甲獸醫
部,負責指導雞隻人工受精之訓練班,本會除表万鄉支持外,並派會員參加受
訓,接受專長技術,委實對農戶受益非淺。∼同年10月27日本會要求獸醫部免
費為農戶注射雞豬預防針,結果當局減低雞隻之注射預防收費,由原定之二分
半減至一分,唯豬隻之注射收費保持原定之四角。1968年首席部長及獸醫總監
,毅然採取有效行動,制上生豬輸入本邦,以免部份人士操縱市場,且使農牧
業人士免受嚴重打擊。同年四月,為了確保本邦蛋類價格的穩定,本會申請蛋
類進口共同市場,確保養雞公會來函表示大力支持,到五月中,由於本會的要
求,獲政府之接納,凡由外國入口之豬肉每磅征收三角稅收,蛋類則抽每粒三
分之稅收。1969年泰國生豬大量私運入本邦,為了保護農民的切身利益,為了
本邦畜牧業的生存,本會曾致電予有關當局交涉,吁請即刻採取嚴厲行動制止
。1970年鑒於本邦麵粉廠之麥糖之大量出國,造成本國麥糖有求過以供及高價
出售的現象,本會勇致函工商部迅速採取行動制止麥糖出口。該年三月我會接
受會員之投訴,檳威海港局不准生豬於晚上七點以前運輸過海,經本會去函陳
情文交涉后,結果獲得港務局同意生豬可在六點以後運輸過海,比原定時間更
提早一個鐘頭。1971年本會呈函政府當局,要求取消飼料A.P.入口限制以及暫
時取消四巴仙的飼料入口稅收。本會同人鑒於會員的激增,會務不斷的發展,
理事會在1月15日假永定同鄉會召開的會員大會上,提出發動募捐,朝向購買
會所方向進軍,會間即席產生籌建會所基金委員會,共推陳士初會友任主席、
正副總務為吳註義及王明富兩會友,李栓權會友任募捐主任,隨後工作即行展
開,經過籌備委員不辭勞苦,四處奔波,努力的勸捐下,蒙諸會友及熱心本會
的社會人士的全力支持,慷慨捐輸,籌到六万多元,經購下本城二條路34
Noordin Street 為會所。∼同時為配合時代的需求,與各州同業公會建
立聯系,團結一致,組成全國禽處業連合總會及馬來西亞禽畜有限合作社。
1972年3月1日本會之緊急執委會針對本州万腳蘭同業,受檳州政府徵用土地遭
逼遷所受影響之農戶,決派代表聯同改區被逼遷農戶代表,謁見檳州首席部長
林蒼佑醫生以及財政部長敦陳修信,向他們提出要求體恤農戶之苦衷。(一)
給予農戶較長的遷移時間(二)給予適合飼養豬及雞的土地,以便農戶們能繼
續重操舊業,同時向敦陳及林醫生提呈備忘錄。不幸得很,1972年我國發生豬
瘟,這對我國豬農是個極大的打擊。自豬瘟發生后,謠言滿天飛,造成多數人
不敢食肉,豬肉價慘跌,本會為使一般消費者,對豬肉有信心食用,不斷在報
上展開各種宣傳、闢謠,同時并要求檳州政府,免費為生豬注射預防針,結果
獲得當局批准。由於國際糧食欠收,本邦原產飼料不斷被奸商私運出口,便形
成對本邦農民的直接打擊,本會有鑑於此,議決向工商部長因仄佐哈勵提呈備
忘錄,要求禁止米糖、魚粉等飼料原料的出口及統制麥糠的輸出。工商部体恤
農民的苦衷,接受民意,經在憲報上公佈限制飼料之出口。為挽救禽牧業面臨
危機,本會代表聯同總會代表謁見工商部長之代表高級商業官,請求政府暫時
取消飼料原料的四巴仙入口稅及取消飼料入口A.P.的制度∼1973年,這是充滿
了意義的一年,檳威農牧業兄弟們,表現了史無前例的大團結,在三月�堙A我
們舉行了一項緊急會員大會,全体議決吁請政府即刻解除豬瘟區禁令,同時要
求當局嚴厲取締泰國非法生豬及蛋類的私運入本邦。5月26日檳城十三街區屠
商聯合簽名致函市議會獸醫官,決定每周多停兩天宰豬的工作,以抑制豬價下
降,本會同工認為是想不合理的行為,總務吳註義君在報上發表文告,促州政
府介入,主持公道迅速阻止是項行動,以免事態嚴重,同時指出檳威豬隻並臨
短缺現象,本會視這項無理的行動,誓為檳州的政府的後盾,吁請政府勸告宰
商取消罷宰之計,若宰商堅持不接受市議會應迅速發禮申予我農戶,自行屠殺
及販肉我會保証可供應足夠的鮮豬肉予市場。5月28日本會及屠業代表均出席
由檳州政府在市政府所召開的聯席會議,由於對方的代表,言論輕率,態度不
雅,及無理指責,引起多方面的不滿,我會代表言論中肯,理由充足,獲得各
界支持,屠業自知理虧,無理橫行,結果妥協了。∼6月16日,舉行會所典禮
,恭請檳州首席部長林蒼佑醫生之代表即行政議員鄭耀林先生主持剪綵,是晚
假座檳城豪華中國飯店舉行盛大聯歡宴會(見李登局(?)〈本會簡史兼會務報告
〉,載於《檳威農牧業聯合會會所開幕紀念特刊》)。

「記1958年8月初,同益有限公司主人楊勸高先生暨公和綢莊、興公司、許同
茂眼鏡鐘錶公司、愛華綢莊、華麗綢莊、同和百貨公司、裕豐公司諸商是負責
人,鑒於本嶼零售商行業為數眾多,袛以營業性質不同,一向不相為謀,夫卻
聯繫,職是僉認宜組織一共同會社,藉以融合各業感情,促進團結,及藉以保
持各洋行商號為零售商間之聯絡,於是上述商號,爰發函廣禮邀各業零售商進
行集談,而假客屬公會召開座談會,共謀組織同業機構,果獲出席者一致贊成
,並擬名為「檳城百貨商公會」,即席選舉籌委廿名,以同益有限公司為主任
,公和綢莊、愛華綢莊副之,並推同益、公和、愛華、友成、彰華五商號代表
為起草章程小組委員會,推友成號負責執筆,一面進行徵求會友參加,並吁請
認捐基金。初時商借商安會館為臨時籌備處,在此籌備處召開第一次會員大會
,通過章程草案,修正本會命名,改冠以「檳城聯商公會」字樣,蓋意在避免
外界對本會組織之性質與範圍有所淆混,會上同時推選執委25名為註冊委員,
負責辦理註冊。同年八月間,本會之註冊申請,已獲社團註冊官批准。∼同人
等鑒及吾會友請商號,多位於檳榔律、新街及汕頭街一帶,為方便來往聚唔計
,乃覓得車水路88 Burmah Road現址為會所。∼於1959年3月28日正式舉
行開幕典禮,敦請名譽主席謝丕雀先生主持剪綵。∼當本會舉行開幕典禮的前
數日,接檳華百貨布疋職工會來函,要求本會贊助該會失業工友互助金,以事
關社會福利公益,加以勞資雙方,關係密切,自應成人之美,乃由本會諸會員
商號認湊,以本會名義捐助,而獲該會來函稱謝。

夏間,本會為顧全會友間之共同利益,以本會名義,致函各有關商團,在本會
內召開地方交通問題座談會,加以商討,即席成立「檳城各業團體為新街汕頭
街及毗鄰之橫街會員商號,請求交通當局撤銷單行錢工作委員會」。∼是年冬
,本會屬下新街區會員商號,鑒於該區原,有街燈,光纖不足,乃推派曹快喜
、賴迪民及楊海松,協同外界商號代表羅文俊聯名函面市長南瑪納旦先生,請
求市府裝置新式街燈。果蒙當局答允所請,兒於21日晚上8時在新街舉行開燈
禮,使新街一帶入夜大放光芒呢。

本會在經濟上,經獲得各洋行方面之支持,在本會屬下會員商號落力推銷其所
代理的嘜頭商品之下,於購入貨值中,扣回貨佣若干巴仙抹充本會月常經費,
藉以穩健本會之經濟現狀。

同年夏間,本邦副勞工部長馬尼華沙甘先生在本嶼勞工局接見本嶼各商會代表
,促請勞資雙方保持密切關係,俾便於發生任何岐見時,和平解決,是日本會
主席洪媽金及楊海松均受邀參加。∼檳城中華總商會來函促請推派代表出席9
月14日在該會所召開註冊社團代表會議,以討論檳島自由港及響應馬華商聯會
向日本追討血債問題。∼本會主席莊錫號局紳於獲知本會所業主,近擬出售本
址業產,即於1972年12月17日執委會上當眾報告,並認為如有外人捷足先登,
吾會勢必被逼搬遷,與會者於權衡利害之下,決定提早洽購。∼是年6月10日
特別會員大會,討論當局將實施工業協調法令∼會上經一番熱烈研討之後,僉
認斯舉無形中扼殺本邦工業之自由發展,可能產生不良後果,逐一致通過致電
首相敦拉薩,堅決反對行將實施之工業協調法令,並支持馬華聯商會反對上述
法令(楊海松〈本會史略〉,載於《檳城聯商公會銀禧紀念特刊》面50至54)。

「檳威無線電商公會成立於1960年5月31日,創辦人:陳建興、張榮和、游環
球、陳朝武、雲昌任、鍾錦財、馮如森等。會員業務為無線電業及電器用具」
(見〈檳州業緣團體簡介〉面196;謝天平《馬來西亞華人社團辭典》面217)。

「海產公會原名水產公會,成立於1961年7月2日,以互助精神,聯絡感情,促
進商務發展,並謀社會福利為宗旨」(見〈檳州華人大會堂團體會員簡介〉面
266)。

「1961年同業們假座紫羅蘭酒家,召開籌備會議參加會議者係來自每製造商派
兩位代表,在座全體推選吳潤生君為臨時主席,會議議決向社團註冊官申請註
冊,會址暫借吳潤生先生之辦事處。1962年神祇製造商公會乃宣告成立,會址
設於台牛後35 Malay Street,不久又由台牛後遷至鹽魚埕29 Prangin
Lane,因遭某種原因,又由鹽魚埕移至緞羅申街Beach Street,暫借金山公
司為臨時辦事處,由於參加會員不多,致以會務停頓。

1966年改選林福來君為正主席,李輝珍任總務,於是召集檳威神祇同業,假泉
樂園菜館召開會員大會,是日出席者相當踴躍,全體贊成由於當時神祇製造商
多已移至北海設廠,所以會所須設於北海較妥,於是租北海惹蘭拉也烏達門牌
4380號為會所,當時各同業很熱烈的捐獻基金與會所家俬用具,使本會擁有一
間會所,能給同業們一個適當的聯絡處。1966年7月3日主席林福來君召集檳威
神祇、神香、蠟燭製造商同業假泉樂園菜館召開座談會,在同業們的支持下,
全體贊成成立檳威神料製造商公會∼申請之會址設於檳城頭條路84 Magazine
Road輝貿易公司內。1967年8月17日檳威神料製造商公會宣告成立,因此便宣
佈解散神祇製造商公會,而以檳威神料製造商公會取代之」(見李輝珍〈我對
本會的願望〉,載於《檳威神料製造商公會成立第八週年紀念暨籌募新會所基
金特刊》面19)。

「為了商討如何解決同業面對的困境及處境,在張錦權先生召集下,於1964年
3月4日晚上八時,假天德園馬華支會回所召開了首次同業座談會,作了如下四
項決定:(一)為了爭取同業之合法地位,促進同業之福利、團結及和諧,決定
籌組本州同業之組織,并定名「檳威學童司機聯合會」。(二)呼吁全體同業
,團結一致加入本會,群策群力,共同維護同業權益。(三)吁請社會賢達及
輿論機關主持正義,要求交通部長儘速公佈合情合理的學童德士「禮申」細則
,俾同業遵循申請解決生活難題。(四)決定票選11名同業為籌備委員會委員
,負責一切籌組事宜。票選結果:張錦權為籌委主席、副主席楊木海、正總務
黃文利、副呂良安、財政顏成發、中文書劉錦國、英文書邱榮貴、交際黃德和
、呂良義、漢森、邢定尹、查賬李宗萬。並恭請國會議員倪宗吉先生為會務顧
問、莊友良律師為法律顧問,指導與協助申請註冊事宜,積極申請同業合法地
位。∼1966年7月吉隆坡交通部正式決定發特別執照Kereta Sekolah,予運
載學童的同業。∼1967年5月初,「檳威學童德士公會」獲准註冊。∼同年學
生車法令在國會獲得通過,正式實施。1967年10月政府建議同業申請小型巴士
Bas Sekolah代替學童德士Kereta Sekolah,聲明小型巴士車每年路稅僅
70元,又能運載15至18名學童,因此Kereta Sekolah逐漸被淘汰,因此本會
名稱也更改為「檳威學生車公會」。∼1969年是本會會務開始衰退的年頭,領
導層組織散漫,又由於油屎甘仙事,主要負責人勾心斗角,加之年中部份負責
人另組聯合旅運公司,成為搞小集團先例,∼續年11月又另有南洋運輸公司出
現∼1973年4月,本會接到吉隆坡社團註冊官來函,告知將於同年6月2日吊消
公會註冊,除非在這期限之內,公會能給予滿意答覆。∼至同年9月5日接獲內
政府來函批准本會回復會務活動。同年10月12日威省同業來函透露有意另立公
會,請求將本會「檳威學生車公會」名稱修改,將威字改為城字,成為「檳城
學生車公會」,方便威省同業申請註冊,成立「威省學生車公會」。本會兩名
威省理事也同時呈函辭職,本會欣然接受此請,這也就是本會現在名稱的開端
。∼當我會步入1977年所租質會所成為危樓,業主來函請求遷出,方便重修。
理事會為了本會長遠著想,認為須設法籌募會所基金購入新會所,方能一勞永
逸。∼為了提高會友對學生安全的照顧以及道路上駕駛禮讓精神,由星洲日報
贊助,本會主辦「檳州模範學生車」競賽於1980年舉行。最受同業關注的跟車
員法令,檳州交警主任及車輛註冊局主任在1980年6月1日聯合在報章上發表聲
明,警告如果發現運載18名以上數額學生的學生車而沒有跟車員,將採取檢舉
行動。∼此事件經兩年的堅決爭取,終於在6月6日吾國交通部長拿督李三春博
士出席柔南學生車公會週年宴會上宣佈,當局與聯合會已達致協議,跟車員問
題就此解決」(見傅宗仁〈本會簡史與會務簡介〉,載於《檳城學生車公會新
會所開幕典禮暨慶祝十四週年紀念特刊》面17至19)。

「新春滿園同業,鑒於本地區治安欠佳,時受騷擾,乃聯合成立15人籌備委員
會,起草章程並辦理註冊,組織新春滿園同業公會,暨以團結同業,保障民生
,爭取福利。1965年1月註冊獲准。即正式成立」(見〈檳州華人大會堂團體
會員簡介〉面291)。

「1966年,當局以有損市容,阻礙交通及不合衛生為藉口,大舉掃蕩小販。諸
同業面臨生死關頭,決定組織小販聯合會,維護同業利益。1967年1月選出籌
委,辦理註冊,租會所於二條路69 Noordin Street。是年10月註冊獲准,
及於1968年3月3日成立」(見〈檳州華人大會堂團體會員簡介〉面297)。

「本會倡議於1968年,當時北海同業數人於夜間就甘光孟加里街Banggali
Road永和藥行聚餐,論及北馬地區遼闊,同業散居割各地,平日先鮮有來位,
對營業方面不斷的競爭,僉認為有須要組織同業團體,始能聯絡感情,在事業
上也有所幫助,談論結果一致贊成,並定期邀請德高望重者出而領導。同年9
月7日,假群生藥行舉行座談會,到會者計有同業聞人溫毓堂、張義運、胡意
基、游瑞恆、游福榮、黃柏書、羅貢生、陳益源、陳湘義、羅四喜等數十人,
濟濟一堂,其況殊盛,會議由游福榮主持,即席產生籌備委員會,公選溫毓堂
為主席,並立四大目標為本會活動中心:(一)聯絡同業感情(二)維護同業
利益(三)為同業謀福利(四)發揚中醫中藥。1969年4月租甘光孟加里律
4319號樓上為臨時會所,積極推動會務,會議選謝德旺、黃柏書、羅三喜,負
責起草章程,申請註冊,授權謝德旺寫宣言,派出代表往星馬各埠向同業捐助
建會基金,成績甚佳。∼1971年因經費短絀迫而停租會所,另遷至同街322號
作臨時辦事處。越二年政府批准註冊,即召集大會成立第一屆董事會,並成立
建委會,議決再推動募捐,建委會由溫毓堂領導下,游福榮、陳湘義、陳益新
、羅貢生等馬不停蹄的奔走全國成績斐然,突破拾萬大圓。

1974年10月間購置甘光孟加里街4247號雙間三樓地基屋宇九萬元業經繪圖申請
增建三樓,計畫二樓為禮堂,三樓為客房。∼1978年2月26日大會通過進行籌備
紀念創會十週年暨新會所開幕典禮。∼1979年2月18日為雙慶大典日,屆時邀請
馬來西亞華人醫藥總會第15屆會員代表大會假本會舉行,出版紀念特刊」(見
謝德旺〈本會史略〉,載於《北馬藥業公會慶祝成立十週年暨新會所開幕特刊》
面11)。

「檳州廣告牌業公會於1071年底,由檳威23家同業發起,經申請註冊獲准,於
1974年3月7日正式成立。宗旨為聯絡同業感情,互助互惠,加強團結,集思廣
益,協助解絕彼此間在日益迅速改變的經濟社會環境下所面對之各種的難題」
見〈檳州華人大會堂團體會員簡介〉面314)。

「北馬腳車商業聯合會於1972年2月籌備組織,藉以聯絡檳威兩地腳車同業。
1974年3月28日正式成立。1978年擴大聯絡北馬腳車商業聯合會,獲得社團註冊
官批准」(見〈檳州華人大會堂團體會員簡介〉面272)。

「22-3-1974召集北馬區同業舉行第一次座談會,出席者林煥培、陳多尼、鄺
琪波、饒天福、金昌發、林尊忠、丁潤成、林振富、吳記龍、龔錫光共30多位。
眾議成認須成立公會,以維護同業利益,即成立籌委會,並籌得活動基金六千多
元。15-1-1975社團註冊官正式批准本會成立,名稱為:「檳威吉家俬同業商
會」,會所設於北海峇眼律附近。6-4-1975召開第一次會員大會,並選出主席
林煥培、總務鄺琪波、財政饒天福及15位職委。16-1-1977召開第二屆會員大
會,初選委員15名,總務鄺琪波報告上屆共召開六次委員會及四次座談會,並遷
入北海王春添律18號巴剎對面之店屋樓上,租金每月$200,按金三個月。∼6刖
13日於羅馬餐館舉行慶祝魯班先師誕辰。24-6-1977本會首次提出反對政府對
電器產品徵收銷售稅。∼8-6-1980首次成立籌募會所基金委員會,主席陳亞九
。提呈備忘錄於財政部長要求政府禁止四號及四號以上的板枋出口以緩和國內嚴
重短缺的現象。15-10-1980由林振富提義解散前會所基金委員會,理由為成立
至今並無任何活動,並即產生新的會所基金委員會,由饒天福擔任小組主席。
18-11-1980本會首次派代表出席假新加坡舉行之亞洲家俱協會,並獲得寶貴的
資料。10-10-1981參觀總會假吉隆坡精武山舉辦之「亞洲家俱展覽會」及出席
亞洲家俱會議。8-11-1981本會派代表組團前往日本、南韓、臺灣考察當地現進
之家俱製造廠,為期12天。1-12-1981呈函國家電氣局對家俱同業工廠減低電流
收費。11-1-1982呈函原產業部及貿易暨工業部,呼吁在適當地區開闢綜合家俱
工業區,以協助本國木器製造業之發展。20-5-1982召開會員及非會員聯席緊急
會議,討論反對傢俬大減價事宜,會務顧問梁道生州議員亦出席旁聽。
31-10-1982派代表參加由政府工商部主辦之西亞貿易考察及巴格達國際展覽會
,銷售傢具產品及訪問各大都市。14-10-1984召開特別會員大會,議決將「檳
城去傢俬同業商會」改名為「檳州傢具同業商會」,並修改章程,吉打州同業正
式脫離并成立其本身之組織。15-10-1984成立建會所籌備委員會,主席襲錫光
……26-6-1987參加由總會主辦假吉隆坡Hilton酒店與臺灣代表舉行傢俬研討會
。28-6-1987,假檳城香格里拉酒店召開特別大會,一致通過呼吁政府當局暫緩
執行「木基工業法令」以免對傢俬製造業帶來負面影響。31-7-1987 主席、總
務、財政出席於檳州發展局之德國公商會傢俬研討會……5-11-1987,總會組團
赴中國考察,前後訪問北京江蘇南京杭州上海廈門等地……25-9-1988 召開會
員大會,批准撥出十四萬購買一間在北海市區雙層店屋」(見呂啟泰「十五年紀
事表」,載《檳州家具同業商會十五特刊》面53至59)。

 

檳島業緣團體
Pertubuhan-pertubuhan Perniagaan Pulau Pinang
Chambers of Commerce Penang Island

年代 Date

會名
Name

前身
Ex-Name

憑證
Proof

1832

庇能打金行(粵籍)
Penang Goldsmiths Association
Ta Kam Hong

胡靖打金行
胡靖古廟

碑文
Tablet

1855-4-14

魯班行(粵籍)
Loo Pun Hong (Loo Pun Temple)(Cantonese)

魯班古廟

地契
Title-deed

1875-8-1

姑蘇廣存堂茶酒樓公會
(粵籍)
Koo Soo Kwong Choon Thong (Cantonese Restaurants)

茶酒樓公會

姑蘇廣存堂

口述歷史
Oral History

1875

庇能機器公會(粵籍)
Penang Chinese Engineering Association

機器廠商會、
北賴機器行、 威省先師廟

口述歷史
Oral History

1870間

理髮電髮公會
Penang Hair-Dressing & Hair-Warming Asociation

永勝堂
呂羅行

口述歷史
Oral History

1877

檳城建築暨材料商公會
(瓊籍)
Building Contractors & Material Suppliers
Association Penang & P.W.

金鎮社

創辦人名字
The Name of the Founders

1889

魯藝行(瓊籍)
Penang Noo Yee Hong (Hainanese)

z

口述歷史
Oral History

1893前

廣東廣貨行(粵客籍)
Kwong Tung Products Association

z

廣汀會館文獻
Record

1903 前

錫貿易公所
Tin Exchange Room

錫交易所
錫公司

1.塑膠公會初借此辦公
2.因中華總商會最初設此

1903-6-27

中華總商會
Penang Chinese
Chambers of Commerce

華人商務局
華人商務及
種植局

檳城新報、勒賴�
m廿世紀英屬馬亞印象記》
Pin Zen Sin Pao (Daily),
Arnold Wright & Cartwright H.A.

z

z

z

‘Twentigth Century Impressions of
British Malaya’
(London 1908)

1907

檳華興和打金職工會
(粵籍)
Penang Chinese Heng Who Goldsmiths Employees Union

興和打金行
金銀工業分會

注冊証
Certificate of Registration

1908

輪藝軒
(瓊籍船員公會)

z

口述歷史
Oral History

1911-5-5

鞋業公會福慶革履行
(粵籍)
Fook Heng Thong
Shoe Makers Association

福慶堂
革履行

祀達摩先師
注冊証
Certificate of Registration

1915-9-1

亞齋商公會
Atjeh Traders Association

齋商公所
亞齋公司

注冊証
Certificate of Registration

1918-7-20

金銀商業公會(粵籍)
Gold and Silver
Merchants
Association (Cantonese)

金團

文章、注冊証
Article, Certificate
of Registration

1919

樹膠公會
Rubber Trader
Association
Of Penang

樹膠貿易公所、
樹乳公所

發起人文章
Founder’s Article

1919

椰肉公會
Penang Copra Exchange

椰肉貿易公所

簡史
Brief History

1923

米商公會(閩籍)
Penang Rice Merchants’ Association (Hokkienese)

米商公所
乃倉公所

簡史
Brief History

1924

洗衣行(粵籍)
Penang Washermens’
Guild

z

檳城新報
Pin Zen Sin Pao
(Daily)

1925

屠業公所(粵籍)
Thoe Yip Koong Sor, Penang
(Cantonese Butcher Association)

z

z

1926-8-間

廣商公所
Cantonese Merchants Association

廣東廣貨行

簡史
Brief History

1927 春

庇能建造行(粵籍)
Kin Cho Hong
(Builders’ Guild)

z

簡史
Brief History

1927

萬錦商會
Chinese Drapers’ Guild

z

z

1928初

北馬酒商公會
The North Malaya Liquor Traders’ Association

酒商公所

團體照片
Photo

1928-5-初

福州咖啡會
The Foochow Coffee-Shop Owners’Association
(Hokchiew)

z

注冊証
Certificate of Registration

1928

中醫中藥聯合會
Penang Chinese Physician & Druggist Association

中醫聯合會

注冊証
Certificate of Registration

1929

檳威咖啡茶商公會(瓊籍)
Penang & Wellesley
Café Association (Hainanese)

茶商公會

口述文章
Oral Article

1931-春

車商公會
The Cycle & Motor Traders Association, Penang

自由車商公會

注冊証
Certificate of Registration

1933-4-25

潮商公所
Teo Siang Kong Sor(Teochew Merchants Association)

z

職員名單
List of Office-bearers

1934前

北馬糖業公所
North Malaya
Sugar Merchants
Association

z

檳城新報
Pin Zen Sin Pao
(Daily)

1936-6-18

縫業公會
Penang Tailors Association

縫業聯合會

黃延凱領事書匾

1936

籐業公會
Penang Rottan Workers’ Association

z

z

1937

北馬頭莪同業公會(潮籍)
Northern Malaya Sago Manufacturers & Merchants Association

頭莪公會

記錄
Records

1937

廣東雜貨行(粵籍)
Cantonese Grocers’
Association, Penang

z

檳城新報、注冊証
Pin Zen Sin Pao
(Daily), Certificate
Of Registration

1938-3-3

檳華商業聯合會(閩籍)
Chinese Commercial Union, Penang (Hokkienese Sundry Shopkeeper)

商業俱樂部

先輩口述
Oral History

1938-10-8

檳華建築公會
The Penang Chinese
Builder’s Association

z

簡史
Brief History

1938-11

檳華船廊公會(閩籍)
Penang Chinese Ship
Builders Association

z

注冊証
Certificate of Registration

1939-5-1

福商公會(閩籍)
Hock Siang Association,
Penang
(Penang Hokkienese
Merchants Association)

z

z

1939-7

人力車夫公會
Jinrickshaw Puller

z

檳城新報
Pin Zen Sin Pao
(Daily)

1939

廚業聯合會(瓊籍)
Chinese Cooks’
Association
(Hainanese)

z

注冊証
Certificate of Registration

1940-8-1

檳城茶酒樓公會
Teashops And Restaurants Association, Penang

z

z

1941

馬來西亞茶業出入口商公會
Malayan Association
of Tea Exporters &
Importers Merchants

茶業公會

檳城新報
Pin Zen Sin Pao
(Daily)

1945-11

鐘錶同業公會
Penang Watch Dealers
Association

z

注冊証
Certificate of Registration

1946-4-21

進出口商公會
Penang Importers &
Exporters
Association

出入口商公會

z

1947

北馬華商洋貨布公會
The North Malayan
Chinese Textiles
and General Merchants
Association

z

注冊証
Certificate of Registration

1948

電器公會

z

z

1949-9-30

三輪車工友聯合會
Penang Trishaw Riders Association

z

注冊証
Certificate of Registration

1950

洋務工友聯合會
European Establishment
Employees Union

z

z

1951

當商公會
Penang  Pawnbrokers
Association

z

z

1952-7-25

磁商公會(潮籍)
Porcelain Traders Association

z

z

1952-8-8

汽車司機公會
Penang Motor Drivers Association

z

注冊証
Certificate of Registration

1952-10-2

小販商業公會
Penang Hawkers’Association

z

注冊証
Certificate of Registration

1954初

檳城醬園同業公會(粵籍)
Chinese Sauce Trade
Association, P. & W.

z

z

1955

檳城青年商會 JAYCEE (國際)Penang Juniors
Chamber of Commerce

z

z

1956-3-27

北馬樹膠廠暨裝配商公會
Northern Malaya
Rubber Millers & Packers Association

樹膠廠公會

注冊証
Certificate of Registration

1957-6-初

旅業公會
Penang Hoteliers
Association Chinese

z

z

1957-5-18

檳城農牧業聯合會
Penang & Province
Wellesley Farmers’
Association

農牧業公會

受新法令影響
Impact of New Ordinance

1958-6-13

北馬派報同業公會
North Malaya Newspaper Distributers Association

z

注冊証
Certificate of Registration

1958-8-初

聯商公會
Lean Seong Kong Hoay
(United Trade Association)

百貨商公會

注冊証
Certificate of Registration

1958-8-

下旬

社尾萬山同業公會
Penang Prangin Market
Trader Association

z

z

1958

北馬巴士車主公會
The North Malayan Bus
Service
Association

z

z

1960-5-31

檳威無線電商人公會
Radio Traders Association
of Penang & Province
Wellesley

z

注冊証
Certificate of Registration

1961-7-2

海產公會
水產公會
Marine Products Association

z

注冊証
Certificate of Registration

1961

神料製造商公會

神祇製造商
公會

注冊証
Certificate of Registration

1962-12-初

旅餐酒吧工友聯合會
Hotel, Restaurant & Bar Employee Union

z

z

1964-3-4

檳威學生車公會
Penang & Province Wellesley School
Children
Taxi/ Mini Bus
Operators Association

學童德士公會、
學童司機聯合會

注冊証
Certificate of Registration

1964-5-20

安順律萬山同業公會

z

注冊証
Certificate of Registration

1964

新春滿園同業公會

z

注冊証
Certificate of Registration

1966

小販聯合會

z

受新法令影響
Impact of New Ordinance

1967-9-24

玻璃池滑萬山同業公會
Penang Pulau Tikus
Market Traders Association

z

z

1968-1-1

印務紙商同業公會
Printers & Paper
Merchants Association

印務紙商公會

z

1968-7-19

北馬藥業公會
North Malaya Chinese Druggists’Association

z

注冊証
Certificate of Registration

1969

鐵廠商公會

z

z

1971尾

廣告牌業公會

z

注冊証
Certificate of Registration

1971尾

書報商公會

z

z

1972-2

北馬腳車商業聯合會
North Malaya Bicycle Dealers’Association

z

注冊証
Certificate of Registration

1972

製衣廠商公會

z

z

1973-7-8

北馬餅業廠商公會
North Malaya Biscuits Factory
Association

z

z

1974-3-22

家具同業商會

傢俬同業商會

注冊証
Certificate of Registration

1975

北馬囉哩車商公會
Persatuan Perkhidmatan Pengangkutan Lori
(Bahagian Utara)
Malaysia

z

注冊証
Certificate of Registration

1976

關丹律萬山各業公會

z

z

1978

金融貸款公會

z

z

1988年
1-2月

摩多西卡商公會

z

z

1990

五金機械商公會
Metal Dealers
Association

五金公會

z